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09年第2期
编号:11769508
观细微而知远虑(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09年第2期
     伴随着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种大大小小的工作、生活压力日积月累地埋藏于我们的身体之中,影响着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相对现在西医系统全面、飞速发展的生理与心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我国传统中医的发展脚步似乎被淡忘、忽视了。本期特别邀请了中国中医心理脉象学说创始人寿小云教授来解说一下中医诊脉在诊断心理问题方面的依据和实际应用。

    中医诊脉心理诊断的依据及考究

    记者:寿教授,现在有很多人认为西医看病比较科学,看病前先做检查,如血液、血象CT、B超、内窥镜等等,检查数据出来以后,就可以告诉患者可能是得了什么病。而中医诊脉基本不借助其他仪器,就靠医生的医术与经验来判断患者是得了何种疾病,这样的诊断有什么科学依据?中医能否看病?

    寿小云:中医诊脉的脉法起源很早,起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是由扁鹊开始发展成熟起来的。过去的脉象诊断和现在的西医诊断应该说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理论体系不同,诊断的内涵有差异,而且古代的脉法和现代的脉法也是有差异的。古代的脉法讲阴阳、气血、寒热、虚实,讲腑脏,这些和现在的疾病,比如说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从内涵到表述方法上都存在差异。

    脉象发展到今天,正向现代医学靠拢。比如说病人找我来看病,我诊出是胃寒,那么我会尽量用现代医学的概念解释。胃寒按现代医学解释,可能是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