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国:中国食品安全面临挑战(1)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应该惩恶扬善并举,不应该只让全世界看到中国食品的负面信息,对于做得好的食品和食品企业更应大力宣传。”孙宝国说,中华美食誉满全球,决不能因为食品安全问题搞得臭名昭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我的感觉或者说是我的判断,中国食品安全总体的形势是稳定的。”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在第六届北京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说,中国的食品安全一直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2012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对公众关注的12个食品安全的热点事件,组织专家进行了点评。孙宝国作为其中点评专家之一,他们对12个食品安全事件全面解读后,最后结论是:只有可口可乐“含氯门”属于食品安全事件,其他那些热点事件,消费者与业界专家的认知存在着较大差异。
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食品安全
“尽管我们的食品安全状况总体上是稳定的,但是食品安全面临着挑战,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孙宝国说,首先我们的食品安全,造成了公众严重的食品恐慌和强烈的不满。
, http://www.100md.com
他表示,我们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让老百姓满意。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现在问题还很多。
孙宝国说,老百姓对我们国产食品的安全缺乏信心。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内的人都跑到国外去买,或者到香港去买。香港立法规定:买两罐可以,三罐及以上就要罚款,甚至还要坐牢。
孙宝国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没有零风险,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会长期存在。他说,我们的政府对食品安全事件是零容忍的,这是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当然,消费者和媒体也是零容忍的。在中国,现在每个人都关心食品安全问题,但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从人人关心食品安全问题,到人人维护食品安全问题这样的社会气氛中。
孙宝国认为,食品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责任来维护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目前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同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我们都知道,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问题第一责任人,食品企业要生产安全的食品,同时也要做维护食品安全的楷模,要给消费者正确的信息,正确的导向。”孙宝国表示,很遗憾的是许多食品企业,尤其是我们一些大型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并没有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
, 百拇医药
被妖魔化的食品添加剂
“在今年‘两会议事厅’上,我对食品企业的人大代表畅言,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产业不能推卸责任,没有做好就是没有做好。”孙宝国强调,有些问题还不仅是没有做好食品,而且也没有给消费者一个正确的信息。
孙宝国认为,食品企业不应该为了盈利之目的,不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误导消费者。遗憾的是,有些食品企业确实是这么做的。
孙宝国在大会的PPT上展示了一个果汁饮料,该果汁饮料标识:不含人工色素、不含人工香料、不含人工糖精。他愤怒地说,糖精还有不是人工的吗?这是在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觉得:凡是有色素、带香料的东西肯定都不好,糖精、防腐剂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事实上,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而部分企业,他们在使用一种食品添加剂的同时,却在诋毁另一种食品添加剂。”在孙宝国认为,这本身就是饮鸩止渴,贼喊捉贼的做法。
, http://www.100md.com
他说,餐饮业也是食品产业的一部分,但有些餐厅做广告:无毒有我——本餐厅食品均不含味精和任何食品添加剂,吃的健康,喝的放心!
“你能保证吗?”孙宝国疑问。事实上,油盐酱醋里面都有食品添加剂,啤酒、饮料等也都有食品添加剂。但是,你却给消费者一个错误的信息——把食品添加剂和毒品相提并论。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但是,这些年来食品添加剂在中国到了一种人人喊打的地步,几乎成为一个贬义词。”孙宝国说,陈君石院士是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席,他在今年3月26日曾发表了一个观点:食品添加剂在我国被妖魔化了。他认为,妖魔化食品添加剂只能加重老百姓的恐慌,无助于解决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
陈君石院士讲,消费者的误解,要归罪于非法添加物——三聚氰胺。大家都知道,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剂,为什么中国的消费者,会把它当作食品添加剂呢?其实,有很多的误导信息在作祟。
, 百拇医药
孙宝国说,包括2009年美联社的一个报道:三鹿婴幼儿奶粉食品元凶就是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剂,《美联社》说它就是食品添加剂,这是对中国公众的极大误导。
专家随意,危害大于谣言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科学家和专家的责任是告诉公众事实真相。”孙宝国强调指出,科学家在一个领域可能是专家,在其他的领域可能是科普对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尤其是热点问题,科学家、专家都不能不懂装懂。
孙宝国举例,2012年南京“肉宝王”事件,有一位教授是这样解读的:“这种香料大多数是通过人工合成的,一般用氯作为它的催化剂。氯通过添加剂吃到胃里面,一方面对胃肠道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氯气进去可能和水结合,变成盐酸,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消费者看了这个解读谁不担惊受怕呢?孙宝国说:“这个教授讲的不是事实。我研究了近30年香料,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香料是用氯作催化剂的。”
孙宝国说:“‘地沟油’是中国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国家集中治理整顿的重点。”有一位教授对此表示:他收集地沟油资料显示,每年中国回收700~1500万吨,其中上餐桌的有350万吨,所以人人都有可能吃到地沟油。
事实上,还是今年3月26日,陈君石院士有一个观点:350万吨地沟油回流没有依据。谁对?谁错?孙宝国赞成陈君的石观点。
为什么呢?近几年中国食用油脂年产销产量也就是2000多万吨,通过地沟油就能回收700~1500万吨,数据的准确性值得怀疑。但该观点,在网上得到了强烈的响应。而陈君石的观点却没有几个评论回应。, http://www.100md.com(吴正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我的感觉或者说是我的判断,中国食品安全总体的形势是稳定的。”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在第六届北京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说,中国的食品安全一直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2012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对公众关注的12个食品安全的热点事件,组织专家进行了点评。孙宝国作为其中点评专家之一,他们对12个食品安全事件全面解读后,最后结论是:只有可口可乐“含氯门”属于食品安全事件,其他那些热点事件,消费者与业界专家的认知存在着较大差异。
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食品安全
“尽管我们的食品安全状况总体上是稳定的,但是食品安全面临着挑战,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孙宝国说,首先我们的食品安全,造成了公众严重的食品恐慌和强烈的不满。
, http://www.100md.com
他表示,我们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让老百姓满意。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现在问题还很多。
孙宝国说,老百姓对我们国产食品的安全缺乏信心。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内的人都跑到国外去买,或者到香港去买。香港立法规定:买两罐可以,三罐及以上就要罚款,甚至还要坐牢。
孙宝国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没有零风险,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会长期存在。他说,我们的政府对食品安全事件是零容忍的,这是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当然,消费者和媒体也是零容忍的。在中国,现在每个人都关心食品安全问题,但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从人人关心食品安全问题,到人人维护食品安全问题这样的社会气氛中。
孙宝国认为,食品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责任来维护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目前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同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我们都知道,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问题第一责任人,食品企业要生产安全的食品,同时也要做维护食品安全的楷模,要给消费者正确的信息,正确的导向。”孙宝国表示,很遗憾的是许多食品企业,尤其是我们一些大型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并没有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
, 百拇医药
被妖魔化的食品添加剂
“在今年‘两会议事厅’上,我对食品企业的人大代表畅言,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产业不能推卸责任,没有做好就是没有做好。”孙宝国强调,有些问题还不仅是没有做好食品,而且也没有给消费者一个正确的信息。
孙宝国认为,食品企业不应该为了盈利之目的,不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误导消费者。遗憾的是,有些食品企业确实是这么做的。
孙宝国在大会的PPT上展示了一个果汁饮料,该果汁饮料标识:不含人工色素、不含人工香料、不含人工糖精。他愤怒地说,糖精还有不是人工的吗?这是在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觉得:凡是有色素、带香料的东西肯定都不好,糖精、防腐剂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事实上,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而部分企业,他们在使用一种食品添加剂的同时,却在诋毁另一种食品添加剂。”在孙宝国认为,这本身就是饮鸩止渴,贼喊捉贼的做法。
, http://www.100md.com
他说,餐饮业也是食品产业的一部分,但有些餐厅做广告:无毒有我——本餐厅食品均不含味精和任何食品添加剂,吃的健康,喝的放心!
“你能保证吗?”孙宝国疑问。事实上,油盐酱醋里面都有食品添加剂,啤酒、饮料等也都有食品添加剂。但是,你却给消费者一个错误的信息——把食品添加剂和毒品相提并论。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但是,这些年来食品添加剂在中国到了一种人人喊打的地步,几乎成为一个贬义词。”孙宝国说,陈君石院士是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席,他在今年3月26日曾发表了一个观点:食品添加剂在我国被妖魔化了。他认为,妖魔化食品添加剂只能加重老百姓的恐慌,无助于解决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
陈君石院士讲,消费者的误解,要归罪于非法添加物——三聚氰胺。大家都知道,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剂,为什么中国的消费者,会把它当作食品添加剂呢?其实,有很多的误导信息在作祟。
, 百拇医药
孙宝国说,包括2009年美联社的一个报道:三鹿婴幼儿奶粉食品元凶就是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剂,《美联社》说它就是食品添加剂,这是对中国公众的极大误导。
专家随意,危害大于谣言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科学家和专家的责任是告诉公众事实真相。”孙宝国强调指出,科学家在一个领域可能是专家,在其他的领域可能是科普对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尤其是热点问题,科学家、专家都不能不懂装懂。
孙宝国举例,2012年南京“肉宝王”事件,有一位教授是这样解读的:“这种香料大多数是通过人工合成的,一般用氯作为它的催化剂。氯通过添加剂吃到胃里面,一方面对胃肠道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氯气进去可能和水结合,变成盐酸,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消费者看了这个解读谁不担惊受怕呢?孙宝国说:“这个教授讲的不是事实。我研究了近30年香料,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香料是用氯作催化剂的。”
孙宝国说:“‘地沟油’是中国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国家集中治理整顿的重点。”有一位教授对此表示:他收集地沟油资料显示,每年中国回收700~1500万吨,其中上餐桌的有350万吨,所以人人都有可能吃到地沟油。
事实上,还是今年3月26日,陈君石院士有一个观点:350万吨地沟油回流没有依据。谁对?谁错?孙宝国赞成陈君的石观点。
为什么呢?近几年中国食用油脂年产销产量也就是2000多万吨,通过地沟油就能回收700~1500万吨,数据的准确性值得怀疑。但该观点,在网上得到了强烈的响应。而陈君石的观点却没有几个评论回应。, http://www.100md.com(吴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