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3578704
两种激光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813
     【摘 要】目的:比较长脉冲可调脉宽1064nmNDYAG激光(以下简称1064激光)与595nm脉冲染料激光(以下简称595激光)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并探讨两种方法治疗效果与瘤体面积及浸润深度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儿342例,分为1064激光治疗组及595激光治疗组,观察疗效,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面积5-10cm2两组疗效有差异=10.40,p=0.015。深在型及混合型两组治疗效果有差异分别为:20.22、16.21,p分别为:0.001、0.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4,p=0.62。结论:两种激光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肯定,深在性和混合性病灶1064激光更具优势,较大面积病灶应当分次分片治疗,两种方法治疗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激光;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01

    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发病率为4-5%[1],病因尚不明确,组织学以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1995年Waner和Suen根据肿瘤组织累及的深浅分为浅表型、深在型及混合型[2]。治疗方法有激光、β受体阻滞剂、激素类药物、光动力等,但不同的療法效果都有其局限性[3]。1064激光与595激光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为比较这两种激光在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与瘤体大小、深度等指标的相关性,以更好的指导临床选择。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符合1996年国际脉管异常研究会(ISSVA)关于婴幼儿血管瘤的定义。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儿342例。男78例、女264例,年龄:平均月龄19.06±8.64,肿瘤面积:0.2cm2-42cm2。

    1.2 治疗方法及疗效

    1.2.1 治疗方法:入组病例分为1064激光组(A组)及595激光组(B组),病灶表面消毒,调整参数使病灶即刻反应变成青灰色为宜,术后冰敷及局部抗感染防护措施相同。

    1.2.2 疗效评定标准:观察瘤体面积、大小、颜色消退率:①治愈:消退率>95%,皮肤恢复正常,无瘢痕形成,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②显效:消退率60%~94%,皮损区域皮肤基本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③有效:消退率30%~59%;④无效:消退率<30%或无变化。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治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患儿351名,其中9名患儿治疗后随访失联剔除。

    两组患儿在年龄、病变部位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2.3 两组患儿疗效与瘤体面积相关性分析

    两组患儿不同瘤体面积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5),进一步分析其中瘤体面积5-10cm2两组疗效有差异=10.40,p=0.015。而瘤体面积<5 cm2或>10 cm2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59、0.77,p值分别为:0.055、0.680。

    2.4 两组患儿疗效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性分析

    两组患儿不同浸润深度的瘤体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6),进一步分析其中深在型及混合型两组治疗效果有差异分别为:20.22/16.21,p分别为:0.001、0.001。而浅表型两组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6,p=0.059。

    2.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有不良反应,A组为98例,发生率为62.02%;B组为108例,发生率为59.0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0.24,p=0.62。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术中疼痛不适、水肿、水疱、红斑等;术后局部色素沉着、减退及浅表瘢痕等,但治疗半年后随访均能自行消退,所有患儿随访均未出现增生性瘢痕。23例(6.73%)患儿出现头部瘤体处毛发减少或消失。

    3 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两种激光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肯定,随着肿瘤体积增大治疗效果呈下降趋势,所以较大病灶建议选择分次分片治疗,深在型及混合型病灶1064激光更具优势,因其波长大于595激光,穿透较深,而穿透深可同时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应当根据临床严格参数选择。两种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表现无统计学差异,均为一过性表现或随访半年后可明显消退,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足见两种激光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值得肯定,须针对病灶慎选参数。

    参考文献

    李丽,马琳.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7(5):361-363.

    Wassef M,Blei F,Adams D,et al.Vascular anomalies classifcation: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J].Pediatrics,2015,136(1):203-214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学组.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6,12(2):63-93

    婴幼儿血管瘤2 761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8,11(2):70-73., http://www.100md.com(黄立军 李淑霞 梁莉 喻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