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3338855
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给药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第15期
     【摘 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给药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作A组与B组,每组28例。A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低于B组的96.43%;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高于B组的7.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进行治疗,疗效更显著,且就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同用药剂量;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5-0-02

    脑梗死属于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机体脑组织血液供应出现异常是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1]。根据相关医学临床研究资料显示[2],阿托伐他汀是临床用于治疗脑梗死疾病的关键药物,但存在用药剂量上的差别。对此,为了进一步研究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给药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组进行研究对比,现将具体治疗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作A组与B组,每组28例。A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该组患者年龄为51-73岁,平均年龄为(62.58±5.54)岁。B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该组患者年龄为52-74岁,平均年龄为(62.58±5.58)岁。纳入标准:(1)经检查后,确诊为脑梗死患者;(2)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肾脏器官疾病者;(2)患有重度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发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具体操作如下:(1)对患者给予吸氧措施,以口服用药的方式对给予0.1g阿司匹林肠溶片与75mg氯吡格雷片,1次/d;(2)以皮下注射的方式以及患者4000U低分子肝素钠,1次/d;(3)通过静脉滴注对患者给予250ml的氯化钠与5g胞磷胆碱。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以口服用药的方式对A组患者给予10mg阿托伐他汀,B组患者给予20mg阿托伐他汀。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评定方法:(1)治疗后,患者病症得到显著改善,且未发生不良反应,视为治疗显效;(2)治疗后,患者病症得到有效改善,且相关不良反应得到控制,视为治疗有效;(3)治疗后,患者病症并未得到改善,且伴随着一些列不良反应,视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治疗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0.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低于B组的9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A组28例患者中,出现2例腹痛、1例肌痛,3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B组28例患者中,出现1例腹痛、0例肌痛,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梗死病症具体表现在肢体偏瘫、语言不利、意识模糊等症状[2],最常见的病发原因包括糖尿病、高血脂等[3]。脑梗死病症具有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等特点,若该疾病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就会对其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重要手段,而阿托伐他汀更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药物之一[4]。阿托伐他汀具有优秀的降脂、抗氧化以及抗炎作用,进入人体后能够有效提升机体内部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以此降低因兴奋毒性对机体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另外,阿托伐他汀还能够有效改善机体内部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从而起到抑制炎症细胞形成的作用,从而实现对脑梗死疾病的有效控制。根据相关医学临床研究结果表明[5],对脑梗死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够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低于B组的96.43%;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高于B组的7.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脑梗死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所达到的治疗效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综上所述,相较于使用10mg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进行治疗,疗效更显著,且就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白洁.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8,39(02):285-287.

    宋昌鹏,王成凯.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02):151-153.

    谌建.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2):250-251.

    宫丽,曹雄彬,卢振,兰艳,胡智安,刘雅芳,孙元平,邢思思.急性腦梗死患者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与脑功能恢复的关系研究[J].浙江医学,2018,40(02):148-151.

    李立,王骐,张娜,王媛,曾军燕.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8,30(06):839-842,846., http://www.100md.com(王敏文)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