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编号:13335937
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判断骨折患者血运情况的应用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5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第20期
     2.2 异常血运检出对比 初诊时观察组检出异常血运患者35例(97.22%),检出率97.22%(35/36),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异常血运患者29例(80.56%),检出率80.56%(29/36)(=14.053,P=0.000;P<0.05);经诊断后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检出血运异常患者28例(77.78%),检出率77.78%(28/36);对照组3个月后,检出异常血运患者21例(58.33%),检出率58.23%(21/36),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8.783,P=0.003;P<0.05)。

    3 讨论

    血运主要指血液运输及循环作用,其主要是将各种营养物质运输至组织器官,以此维持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但血液循环运动功能必须借助循环系统完成,当循环系统异常时,则将引起血运功能障碍;对于骨折患者而言,骨折部位四周软组织必将受到一定损伤,影响附近血流正常回流,患者将因血液循环异常;加之骨折后受血管破损、血液高凝等因素刺激, 将进一步加重骨折部位缺血情况,使患者出现疼痛、肿胀、麻痹等症状,严重时将引起患者缺血性坏死,影响患者健康[1];为此,准确掌握骨折患者血运情况,对于保障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 http://www.100md.com
    在观察骨折后是否出现缺血性坏死,评估骨折部位血运情况中,相关学者借助X射线(X-Ray)、MRI及CT扫描等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CT为目前骨折损伤检查中较为常见方法,其主要是通过造影剂在血管中的充盈程度,观察血液循环状态,进而评估血运情况,具有便捷安全,经济实惠、检查时间短等优点,且不会对患者后续治疗造成影响,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而MRI为现阶段公认的可早期评估骨折血运情况的影像学方式,其在TIW1像上多表现为不规则行骨折线低信号区,加权像可呈包绕出血、水肿病灶的带状低信号,在T2W1加权限像主要表现为双线征,此时骨折线处低信号,而水肿、出血病症呈高信号,且在低信号近端形成紧贴的高信号带;相比CT检查,MRI对人体骨折线显示并不明显,但在软组织、关节等损伤检测方面更加具有灵敏分辨力,可对患者骨折、肌肉软组织、受损关节面等情况进行更加仔细、全面检查;且MRI主要通过各种检测参数成像,可通过调整磁场获得任一剖面图,相比传统检测方式可更加接近骨折部位图形,便于对骨折病症准确把控,尽可能满足临床诊断检查需要;在对脊柱骨折患者诊断中,還可得到骨折横断面、冠状面等图像,可清晰观察患者脊髓、神经根等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2];此外,通过MRI技术检查时并不会产生电离辐射,损害患者健康,具有极高安全性;本研究,我院通过MRI对骨折患者疼痛、无脉等血运情况检测中,观察组检出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但通过MRI检查,其医疗费用将少量升高,且检测扫描期间需要患者配合检查,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对骨折患者行MRI检查,可对其骨折部位疼痛、感觉异常、麻痹等情况变化进行掌握,进而准确判断患者血运情况,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3]。

    参考文献

    刘国彬,张国平,任庆云,等.磁共振成像在隐性骨折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4):412-414

    徐超.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9):120-121

    封云松,蔡国锋.磁共振成像在评价下胫腓联合稳定性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3):251, http://www.100md.com(钟联东)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