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331072
血清甘胆酸在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的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9年第1期
     【摘 要】目的:研析血清甘胆酸在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确诊的84例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病患设研究组,与84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设对照组,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及AFP含量、血清甘胆酸。结果:对照组ALT、AST水平(17.80±3.25)IU/L、(20.31±2.50)IU/L低于研究组(73.35±10.29)IU/L、(118.83±15.44)IU/L;AFP含量、血清甘胆酸水平(1.79±0.55)ug/L、(0.77±0.15)mg/L低于研究组(51.38±13.35)ug/L、(20.85±3.38)mg/L,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清甘胆酸可作为评价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的指标,在该病中具较高的诊断价值,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意义。

    【关键词】肝癌;乙肝;血清甘胆酸;肝功能损伤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1-0-01
, 百拇医药
    乙肝肝癌、乙肝肝硬化及病毒性肝炎是损伤病患肝脏功能的常见病,肝癌是患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因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HBV与HVC等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对病患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较大[1]。为此,本院将近期确诊的84例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病患作为研讨对象,旨在探析血清甘胆酸在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作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摘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确诊的84例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病患资料,与84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资,排除精神失常、非乙肝、依从性差、凝血功能障碍及妊娠妇女的病患,纳入配合医治、签署同意书、意志清晰的病患。对照组病患年龄38-76岁,平均(62.34±5.13)岁,女41例,男43例。研究组病患年龄40-75岁、平均(61.07±5.23)岁,女44例、男40例。两组基线资料比对(P>0.05)。

    1.2 方法 取病患3毫升外周静脉血,以15厘米离心半径每分钟转速2500r,离心12分钟,并将血清分离,标本置于零下20度存放。试剂采取东芝2000全自动型生化分析仪,甘胆酸测定运用均相酶免疫法,AFP含量测定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法,ALT、AST测定运用丙酮酸氧化酶法。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处理 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表正态计量资料,组间比用t检验,P<0.05差异具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肝功能指标 对照组ALT、AST水平(17.80±3.25)IU/L、(20.31±2.50)IU/L低于研究组(73.35±10.29)IU/L、(118.83±15.44)IU/L,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

    2.2 两组AFP含量、血清甘胆酸 对照组AFP含量、血清甘胆酸水平均比研究组低,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肝癌可分成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肝癌起源于间叶或上皮组织,是一种危害性大、患病率高的恶性肿瘤,肝癌发病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的复杂性过程,其中黄曲霉素、微量元素、性激素、肝硬化、饮水污染及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病密切相关。尽早诊断对病情控制、延长病患生存周期意义重大[2]。为研讨血清甘胆酸在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可针对性选取本院确诊的84例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病患予以详细阐述。
, http://www.100md.com
    肝癌早期无任何明显症状,病患多会忽略,直至发展为中晚期便可出现消瘦、浑身乏力、腹胀及肝区疼痛等症状,其中肝肾衰竭、肝癌性破裂出血、上消化道部位出血等是肝癌的常见并发症,对病患生命具严重威胁。研究中,对照组的甘胆酸、ALT、AST水平及AFP含量均比研究组低,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说明AFP含量、血清甘胆酸可作为评价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的指标。原因分析考虑可能为,AFP是诊断肝癌的一种肿瘤标志物,但是AFP升高不一定是患有肝癌,但是肝癌病患的AFP含量一定较正常者高,而ALT与AST是检测肝功能的两项亮相指标,ALT、AST水平均有升高表明肝脏存在不同程度损坏,对诊断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具一定参考意义[5]。

    甘胆酸是甘氨酸与胆酸结合成的一种胆酸物质,由机体肝细胞合成,其多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于血清中,在未发生任何异常状况下外周血的胆酸水平总体较低,当病患肝细胞损伤时会导致代谢紊乱或胆汁酸循环,而且使得肝细胞吸收甘胆酸的能力显著下降,继而致使病患甘胆酸水平升高[3]。同时,甘胆酸代谢途径表现为肝肠循环,经毛细胆管、胆管深入胆囊内,伴随胆汁入十二指肠中,其94%左右的胆酸在回肠尾端被重新吸收,由门静脉到达肝脏,之后肝脏吸收再利用。患有慢迁肝、肝硬化、肝癌及急性肝炎等肝病的病患甘胆酸水平均比正常者高,且呈递性随之升高,病患胆汁瘀结时,肝脏排除胆酸受阻,致使其甘胆酸水平显著升高,该指标在检测肝胆疾病中具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优点,可实时反映病患的肝细胞受损程度、肝损害动态程度,对乙肝肝癌预后具指导意义[4]。由于受到样本、时间等因素影响,有关血清甘胆酸在诊断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中的确切价值,待后期分析。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血清甘胆酸可作为评价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的指标,以尽早诊断及治疗,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王东平,于同波,王松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晚期血清甘胆酸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0):68-70.

    毛小龙,杨惠林.血清甘胆酸在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中的评价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9):1205-1308.

    陈丽萍,吴定昌,肖婷.血清甘胆酸在评价HBV相关性肝癌肝功能 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0):1122-1125.

    樊曉东,王武满,刘孝文.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伴肝细胞损害患者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9):1345-1346.

    李亚玲.血清甘胆酸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32):47-48., 百拇医药(张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