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三合一心理干预在低龄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三合一心理干预应用于低龄脑卒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6例低龄脑卒中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38例患者在常规组的护理模式上加用三合一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SDS、SAS以及ADL的对照比较后发现,研究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龄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三合一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加强日常生活的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低龄;脑卒中;三合一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2-159-01
脑卒中别名为脑血管意外,在临床当中属于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之一。在患者住院期间,心理方面的因素对脑卒中的发病、病情进展以及转归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1]。目前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中老年以上患者,45岁以下的低龄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较少。本次研究选取76例脑卒中患者,均为45岁以下,针对三合一心理干预对低龄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7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范围在28-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5±4.25岁。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
1.2.1对照组:对38例对照组患者临床应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
1.2.2研究组:对38例研究组患者临床应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三合一心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每位患者每周进行2-3次的心理干预,每次30min左右,直至出院为止。
三合一心理干预包括:①认知疗法:美国临床心理血压艾尔伯特·艾里斯的ABC理论当中认为,患者的行为以及情绪反应与事件本身关系不大,通常是由于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评价而引发各种反应[2]。本次研究当中将运用这一理论与患者进行交流,探寻使其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与不合理信念,通过对患者的不合理认知进行挖掘与消除,使患者抑郁或焦虑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②行为疗法:在行为学习的理论当中,认为心理障碍的形成是因为不良学习而造成的,因此,如果要对行为问题进行矫正,就要对患者的行为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干预。本次研究当中将运用这一理论,对患者的行为问题进行找寻与矫正,例如患者在脱穿衣服、进食、如厕以及洗脸刷牙等日常行为当中对他人依赖性较重。首先对进行心理干预的患者采用反馈型放松训系统V2008,使患者学会对身心进行放松,随后对患者通过努力对日常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与鼓励,通过这种方式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强化,对日常生活的能力进行逐步提高;③人本主义疗法:本疗法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患者自我实现时受到了阻碍,进而造成人本主义方面的障碍。本次研究当中将运用这一理论,对患者当前的内心活动进行探寻,弄清楚患者所表达的希望与需求,例如本组低龄脑卒中患者在患病前为各自家庭的经济支柱,而患病后则成为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一突然性转变使得患者失去了家庭当中的主导地位,进而产生了负面的情绪问题。要通过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深切交流后,使其对患者能够进行主导作用的满足,使患者对自身的义务与责任充分认识,进而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行满足,并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方面的鼓励。
1.3评价方法:在患者入院时或出院后进行SDS、SAS以及ADL三种量表进行评分[3]。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均数表示采用x±s,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DS、SAS、ADL评分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前SDS评分为(51.02±7.65)、SAS评分为(52.35±7.74)、ADL评分为(26.92±12.15),进行护理干预后SDS、SAS、ADL评分分别为(47.62±4.83)、(43.75±5.73)、(22.44±7.25);对照组进行护理干预前SDS、SAS、ADL评分分别为(50.02±7.24)、(52.65±7.73)、(28.94±11.02),进行护理干预后SDS、SAS、ADL评分分别为(49.94±7.12)、(52.62±7.73)、(27.23±9.35)。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当中对低龄脑卒中患者进行三合一心理干预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这种护理方法能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以及社会认知进行深层次干预,提高患者对于治疗以及护理的依从性,使患者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负面情绪,挖掘患者潜能,实现“自我护理”,使其从心理上回归社会与家庭角色,提高日常的生活能力。采用常规护理与三合一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护理服务,除了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外,还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淑珍,刘玉海,格日乐.早期认知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56-357.
[2]李留芝.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3):320-321.
[3]閆彦宁,赵斌,贾子善.运动想象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恢复中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57-59., 百拇医药(李伟)
【关键词】低龄;脑卒中;三合一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2-159-01
脑卒中别名为脑血管意外,在临床当中属于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之一。在患者住院期间,心理方面的因素对脑卒中的发病、病情进展以及转归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1]。目前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中老年以上患者,45岁以下的低龄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较少。本次研究选取76例脑卒中患者,均为45岁以下,针对三合一心理干预对低龄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7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范围在28-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5±4.25岁。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
1.2.1对照组:对38例对照组患者临床应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
1.2.2研究组:对38例研究组患者临床应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三合一心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每位患者每周进行2-3次的心理干预,每次30min左右,直至出院为止。
三合一心理干预包括:①认知疗法:美国临床心理血压艾尔伯特·艾里斯的ABC理论当中认为,患者的行为以及情绪反应与事件本身关系不大,通常是由于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评价而引发各种反应[2]。本次研究当中将运用这一理论与患者进行交流,探寻使其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与不合理信念,通过对患者的不合理认知进行挖掘与消除,使患者抑郁或焦虑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②行为疗法:在行为学习的理论当中,认为心理障碍的形成是因为不良学习而造成的,因此,如果要对行为问题进行矫正,就要对患者的行为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干预。本次研究当中将运用这一理论,对患者的行为问题进行找寻与矫正,例如患者在脱穿衣服、进食、如厕以及洗脸刷牙等日常行为当中对他人依赖性较重。首先对进行心理干预的患者采用反馈型放松训系统V2008,使患者学会对身心进行放松,随后对患者通过努力对日常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与鼓励,通过这种方式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强化,对日常生活的能力进行逐步提高;③人本主义疗法:本疗法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患者自我实现时受到了阻碍,进而造成人本主义方面的障碍。本次研究当中将运用这一理论,对患者当前的内心活动进行探寻,弄清楚患者所表达的希望与需求,例如本组低龄脑卒中患者在患病前为各自家庭的经济支柱,而患病后则成为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一突然性转变使得患者失去了家庭当中的主导地位,进而产生了负面的情绪问题。要通过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深切交流后,使其对患者能够进行主导作用的满足,使患者对自身的义务与责任充分认识,进而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行满足,并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方面的鼓励。
1.3评价方法:在患者入院时或出院后进行SDS、SAS以及ADL三种量表进行评分[3]。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均数表示采用x±s,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DS、SAS、ADL评分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前SDS评分为(51.02±7.65)、SAS评分为(52.35±7.74)、ADL评分为(26.92±12.15),进行护理干预后SDS、SAS、ADL评分分别为(47.62±4.83)、(43.75±5.73)、(22.44±7.25);对照组进行护理干预前SDS、SAS、ADL评分分别为(50.02±7.24)、(52.65±7.73)、(28.94±11.02),进行护理干预后SDS、SAS、ADL评分分别为(49.94±7.12)、(52.62±7.73)、(27.23±9.35)。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当中对低龄脑卒中患者进行三合一心理干预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这种护理方法能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以及社会认知进行深层次干预,提高患者对于治疗以及护理的依从性,使患者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负面情绪,挖掘患者潜能,实现“自我护理”,使其从心理上回归社会与家庭角色,提高日常的生活能力。采用常规护理与三合一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护理服务,除了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外,还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淑珍,刘玉海,格日乐.早期认知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56-357.
[2]李留芝.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3):320-321.
[3]閆彦宁,赵斌,贾子善.运动想象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恢复中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57-59., 百拇医药(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