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伤口造瘘口护理方法的比较(2)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所用统计学软件为 SpSS20.0。计量资料方面,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调查对比,对照组伤口感染6例,感染发生率28.5%,造口周围皮炎8例,皮炎发生率38.09%;观察组伤口感染3例,感染发生率14.2%,造口周围皮炎2例,皮炎发生率23.8%。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情况如表1所示。
2.2 两组的住院时间 通过调查对比,发现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9.8天,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4.1天,住院时间更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情况如表2所示。
3 讨论
3.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发于患病新生儿群体、早产儿群体,属于获得性疾病。该病的典型特征是肠深层组织以及粘膜坏死,71%的病例发病位置处于回肠末端。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肠缺血损害可破坏肠道产生粘,导致细菌入侵,使组织被破坏、死亡[7]。目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一般以手术造瘘方式进行治疗,给予患儿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将坏死的肠组织切除,之后予以造瘘,代替肠组织功能,由于新生儿体质特殊,在造瘘术过后应强调有效护理。
3.2 目前的常规护理,强调基础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以便了解患儿病情和感染等情况,随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综合护理干预强调对伤口造口的重視,护理造瘘口时伤造口小组应用新型造口辅助用具皮肤保护膜、护肤粉、防漏膏保护皮肤。在伤口护理方面观察组应用了水胶体保护伤口,促进伤口愈合,优化了护理方案,提升了护理有效性。此外要求护理人员进行专业且同质化的健康知识宣讲,使患儿家属掌握更换造口袋方法、护理技巧、日常生活指导等提升护理的延伸性。结果上看,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为14.1(±2.2)d,优于对照组的19.8(±4.1)d,体现了综合护理干预的积极价值。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伤口造瘘口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护理成效,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余蓓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国际[J].儿科学杂志,2010,36(6):122-125
[2] GoudoeverHV, 陈超, 张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热点问题[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1, 6(4):321-323.
[3] 冯杰雄.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研究现状[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6, 27(7):386-387., http://www.100md.com(谢凌燕 陈希容 张琳钐)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调查对比,对照组伤口感染6例,感染发生率28.5%,造口周围皮炎8例,皮炎发生率38.09%;观察组伤口感染3例,感染发生率14.2%,造口周围皮炎2例,皮炎发生率23.8%。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情况如表1所示。
2.2 两组的住院时间 通过调查对比,发现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9.8天,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4.1天,住院时间更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情况如表2所示。
3 讨论
3.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发于患病新生儿群体、早产儿群体,属于获得性疾病。该病的典型特征是肠深层组织以及粘膜坏死,71%的病例发病位置处于回肠末端。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肠缺血损害可破坏肠道产生粘,导致细菌入侵,使组织被破坏、死亡[7]。目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一般以手术造瘘方式进行治疗,给予患儿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将坏死的肠组织切除,之后予以造瘘,代替肠组织功能,由于新生儿体质特殊,在造瘘术过后应强调有效护理。
3.2 目前的常规护理,强调基础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以便了解患儿病情和感染等情况,随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综合护理干预强调对伤口造口的重視,护理造瘘口时伤造口小组应用新型造口辅助用具皮肤保护膜、护肤粉、防漏膏保护皮肤。在伤口护理方面观察组应用了水胶体保护伤口,促进伤口愈合,优化了护理方案,提升了护理有效性。此外要求护理人员进行专业且同质化的健康知识宣讲,使患儿家属掌握更换造口袋方法、护理技巧、日常生活指导等提升护理的延伸性。结果上看,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为14.1(±2.2)d,优于对照组的19.8(±4.1)d,体现了综合护理干预的积极价值。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伤口造瘘口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护理成效,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余蓓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国际[J].儿科学杂志,2010,36(6):122-125
[2] GoudoeverHV, 陈超, 张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热点问题[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1, 6(4):321-323.
[3] 冯杰雄.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研究现状[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6, 27(7):386-387., http://www.100md.com(谢凌燕 陈希容 张琳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