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915
编号:13539875
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P_(300))变化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915
     1.3 观察指标 经测试后,将研究组及对比组分别共计50例的抑郁患者和正常患者的脑诱发电位(P_(300))指标状况(具体包括P2靶波幅、P3靶波幅、P3靶潜伏期这三个指标)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分析和处理此次研究中所用到的大量的数据资料。其中,应用联合假设检验方法进行相关数据的检验,P<0.05,则充分说明在统计学上有极大的差异。

    2 结果

    对比组50例患者的P2靶波幅(5.5±2.1)、P3靶波幅(5.2±2.4)、P3靶潜伏期(337.1±52.1),而研究组50例患者则划分为自杀史阳性20例和自杀史阴性30例,而其P2靶波幅分别为(2.2±2.1)和(3.4±2.2)、P3靶波幅分别为(1.9±2.2)和(2.8±2.3)、P3靶潜伏期分别为(380.1±61.1)和(369.1±63.1),可以看出与对比组相比较而言,研究组的脑诱发电位(P_(300))的波形有一定变化出现,具体是脑诱发电位(P_(300))主成分的P2靶波幅和P3靶波幅出现降低的现象,而P3靶潜伏期则出现了延迟现象,可以得出P<0.05,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的差异。进而对研究组进行深入的分析,既往伴自杀行为史的抑郁症患者和自杀行为史阴性的抑郁症患者之间相比较而言,其P3靶波幅与P3靶潜伏期分别出现了延迟现象与降低的现象,可以得出P<0.05,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的差异。。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有研究者对48例抑郁症患者与40例正常人进行了比较,发现一遇阻的P300的主成分波幅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抑郁组的P3潜伏期也明显比正常组迟。在48例抑郁组中,自杀史阳性有19人,自杀史阴性有29人。抑郁症阳性组与阴性组的靶潜伏期P3(ms)分别为379.0±50.0与358.0±52.0,而本次研究的两组数据分别为380.1±61.1与369.1±63.1;靶波幅P2(V)的数据分别为2.1±1.0与3.3±1.1、2.2±2.1与3.4±2.2。从数据变化趋势来看,两组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所以本次研究也是对以往研究结果的进一步证明。

    进一步则有学者证明,有多次反复自杀史的抑郁者患者相较于一次自杀史的抑郁症患者而言,这一类患者的众多生物学指标,当然脑电生理指标也包含在内,其存在的差异都非常明显。此次研究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索、讨论及分析患有抑郁症这一疾病患者的自杀行为和脑诱发电位(P_(300))变化之间存在的相关性问题。而主要观察指标则是研究组及对比组分别共计50例的抑郁患者和正常患者的脑诱发電位(P_(300))指标状况,可以看出此次研究的内容还是太过浅显。基于此,有必要再深入一层的研究脑电生理指标和自杀行为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某种关联性。
, 百拇医药
    接下来,还需要追踪随访此次研究中的100例研究对象,并且将研究的范围进行扩展,比如把此次研究中所提到的脑电生理指标向遗传学以及神经生化具有相关性的方面进行相应的拓展。

    参考文献

    自身免疫性脑炎脑电图及诱发电位特点——附8例病例报告[J]. 癫痫杂志, 2017, 3(1).

    凌秀明, 黄载文. 脑诱发电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6, 23(1):25-28.

    张载福, 胡若笑, 杨致蓉, et al. 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P_(300))变化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 07(2):78-80.

    徐水泉, 胡斌, 陈宪生, et al. 抑郁症患者感觉诱发电位变化与自杀行为的相关研究[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7, 17(4):199-201.

    沈宗霖, 程宇琪, 叶靖, et al. 有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血脂水平与P_(300)的相关性[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5(7):435-438.

    李霞, 潘丽, 孙燕, et al. 347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脑诱发电位观察[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 20(5):364-365., http://www.100md.com(刘珊)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