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 2009年第1期
编号:12058714
健身产业30年进程(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2009年第1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健身运动作为民族文化的一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是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健身运动的普及与否往往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态。国富则民强,民强则国富,两者息息相关。从二战后国家经济的极度萧条到现在的重新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我们的全民健身也经历了从衰亡到繁荣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健身运动的种类从单一到多种多样,从条件简陋到配置齐全,健身运动已经越来越多的回归到了民众的生活。2008年北京奥运的举行,代表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高潮的来临。

    回顾历史,健身是游戏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刚刚结束了一场全国范围的文化大浩劫,百废待兴,人们的生活渐渐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一些简单地健身运动也悄然复兴,街头、巷尾、工厂、学校都成为了人们健身的场所。当时人们常选的健身运动包括:

    踢毽子

    也叫“踢毽球”,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据传踢毽子的技巧起源于汉代,经历了唐宋时期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达到了鼎盛。据清代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广东新语》说,每年正月十五日,广州有踢毽子大会,男女老少云集在五仙观进行比赛。可见踢毽球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受民众欢迎的民间健身运动。

    跳房子

    又称为跳方阵、跳方格。跳房子活动因为是用一条腿支撑跳动,故青海等地俗称“瘸房房”。

    跳之前,先在地上用有色石块画出连在一起的方格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