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 > 2008年第12期
编号:11718240
我有癌症我怕谁(2)

     二是帮助设定近期最低目标:比如说,孩子还有几个月要考大学了,承诺帮助他一定活到能看到孩子考上大学;实现了,然后再一步一步调高目标,有价值、有生存质量的生命常就这样被延续着。甚至在这一延续过程中,很多人就不知不觉中度过了5年、10年,走向了接近康复,这类事例在我们的患者中有很多很多。须知,人有明确追求时,诱发出来的生命潜能常是巨大的。有目标,可以实现的短期目标,就有生存下去的渴望与动力,从而也就会产生奇迹。

    危机心理干预要因人而宜

    人的心理是有结构的。当严重的事件发生时,它常常会突破个体心理防线,干扰心理结构,严重时可迅速或逐渐瓦解心理结构。当个体有序的心理结构被瓦解时,便会出现一些精神心理症状或剧烈的情绪波动。一个人在经历危机事件时,如果不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即便表面上看似平静了,但在潜意识里常常会留下心理创伤或阴影,这种心理创伤或阴影可以长期影响个体今后的社会生活。一旦出现了类似场景,当事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噩梦频频、彻夜不眠等反应。有些人会持续这种状态,无法度过危机,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等。

    一般认为:对于大范围社会危机事件,如自然灾害的心理干预,越早越好。最佳干预时间通常强调在危机事件发生后24到72小时内,也就是著名的“黄金72小时”。

    心理危机干预的通常做法是采取六步法:一、确定问题;二、保证求助者安全;三、给予支持,主要是倾听而非采取行动;四、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五、制定计划;六、得到承诺,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检查评估则应贯穿于整个干预过程中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93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健康》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