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7期
编号:12028268
98例小儿热惊厥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0年第7期
     中图分类号: R72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25—02

    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可由许多疾病引起,临床上以热惊厥最多见。1988年6月至2004年6月,我院儿科共诊治小儿热惊厥98例,所有病例均做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发现热惊厥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98例,男57例,女41例;年龄3月—6岁,其中3月----1岁22例,1----3岁58例,3----6岁18例,3岁以内婴幼儿占81.63%;抽搐发作一次62例,2次20例,3次以上16例。

    1.2 原发疾病:上呼吸道感染60例,支气管炎12例,肺炎5例,扁桃体炎18例,肠炎3例。

    1.3 症状与体征:本组均先发热后抽搐,其中体温38.5摄氏度以下26例,38.5摄氏度以上72例,抽搐多突然发作,呈全身性、短暂性抽搐,伴意识丧失,抽搐时间短(<10分钟),惊厥停止后,神志恢复快;父母有惊厥史16例;全部疾病均无神经系统体征。
, 百拇医药
    1.4 辅助检查:98例中检查脑电图58例,高峰节律紊乱14例,棘慢波2例,头颅CT62例,轻度脑水肿19例(30.6%)。

    1.5 治疗与转归

    1.5.1 一般处理: 加强护理,将惊厥患儿平放床上,头偏向一侧,保持安静,减少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高热。

    1.5.2 止痉: 首选10%复方水合氯醛1ml/kg.次保留灌肠(复方水合氯醛由科室自制:生理盐水500ml,水合氯醛50g,消炎痛500mg),因含有水合氯醛、消炎痛起到镇静退热作用,肛肠给药,起效快,痛苦小,一般应用一次即可见效;疗效不好时,可重复应用。其次应用苯巴比妥纳8---10mg/kg.次肌注或静注。上述两种药物可交替使用。退热还可以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物理降温。对惊厥时间长,或反复发作有脑水肿者予以降颅压:用20%甘露醇0.5---1g/kg.次静滴,酌情应用1---2次,或速尿1mg/kg. 次,应用1次。每次抽搐给氧30分一1小时,氧流量1----2L/分。另外积极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经以上处理,患儿症状很快消退 ,住院期间无惊厥再次发作,9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82例,随访时间4年,热惊厥再发作16例,复查脑电图52例,异常12例(高峰节律紊乱11例,棘慢波1例),智力测定结果正常。
, 百拇医药
    2讨论

    热惊厥以3岁以内婴幼儿发病最多。由于小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体温的调节不够健全稳定,因此遇到各种异常的外来或内在刺激(包括病原微生物及其分解产物,注射疫苗,体内组织分解代谢产物等)就容易引起发热,发热时脑细胞功能紊乱,引起部分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导致惊厥。一般认为热惊厥与遗传有关,有热惊厥家族史的小儿容易发病。本组热惊厥由呼吸道感染引起者95例(96.7%),提示预防呼吸道感染对防止小儿热惊厥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组资料表明,热惊厥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推测可能是因为惊厥时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吸入氧气少,全身肌肉剧烈收缩消耗体内大量氧,使脑细胞供氧不足,无氧代谢增加,酸性代谢产物蓄积,氧自由基增多,引起脑组织酸中毒和代谢紊乱,产生不同程度脑损伤,引起脑水肿。治疗中采用给氧、纠正酸中毒及降颅压等措施,症状可迅速改善。热惊厥一般不会引起死亡,也不会产生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但由于对脑细胞可造成不同程度损害,应引起临床重视。

    对有热惊厥史的患儿,我们要采取预防措施:教会家长家中常备安定,一旦发热要解热镇痛药与安定同服(安定剂量:0.1---0.3mg/kg. 次),时间1---2天,热退后停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有热惊厥的发生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