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21895
高频超声显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陈秀娟
第1页

    参见附件(1800KB,2页)。

     急性阑尾炎居急腹症之首。早期诊断有利于手术适应证和保守治疗的选择,避免贻误病情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不必要的麻烦。但我们现用的普通超声很难确诊,自采用高频超声显像诊断此病,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现将78例应用高频超声显像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情况做如下分析,以便提高急性阑尾炎用高频超声显像诊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48例,女30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1个月,平均36岁。

    1.2仪器:探头频率为7.5-10MHZ,扫描深度为5~10cm。

    1.3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取左侧卧位。将探头置于麦氏点区域进行纵、斜及横向扫查。必要时让患者适度充盈膀胱,适当加压探头以便于排除肠腔内气体干扰,获得清晰的图像。测量其各径线,观察阑尾区周围情况,有无积脓、积液、包块、粪石以及周围组织的变化情况等。

    2结果

    声像图特点:(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管壁内径0.6~0.8cm,横切呈同心圆征或靶环征。(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肿胀明显,管壁内径﹥1.5cm,周围可见有无回声区即为脓性渗出液。(3)穿孔及坏疽性阑尾炎:阑尾肿大更明显,管壁内径﹥1.9cm,周围亦可见有无回声区及不同程度的腹膜炎征象。(4)阑尾周围脓肿:可于右下腹部见到边界不规则的包块回声,位置不移动,内为低回声或无回声性混合性团块。

    3 讨论

    阑尾是附着于盲肠后内侧的一条管形器官,内径约0.5cm,位置深且多变,加之肠气干扰,正常时超声极少显示。若因梗阻、发炎使其肿胀僵硬、连同化脓性和坏疽后的继发性改变可被超声显示。1985年Puylaer首次发表B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研究,认为靶环征图像为多数阑尾炎的特征性改变[1]。

    在急性阑尾炎时,由于炎症的刺激,使肠管蠕动发生改变,肠内积气增多,这样影响了阑尾图像显示。若采用适度充盈膀胱和取左侧卧位适当加压探头以推移或避开肠腔内气体对超声图像的干扰,从而获得较满意的图像质量。采用3.5MHZ的腹部探头虽然有一定的穿透力,但图像分辨率较差,图像质量受到影响。但用高频探头(7.5~10MHZ)明显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可获得较清晰的图像,给诊断提供了更好的帮助。

    通过本组的78例病例可体会到:(1)高频探头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准确率明显高于低频探头。在本组的48例急性阑尾炎中,其中用高频超声诊断的为44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为48例,诊断符合率为92%,4例超声未确诊的系因过度肥胖,肠胀气过重影响显示不清所致。因此要求临床医生不能完全因检查结果阴性而排除阑尾炎的诊断。余下的2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例阑尾周围脓肿,4例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均符合病理诊断。(2)高频超声检查对操作者要求要耐心细致,尤其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要认真仔细扫查,另外对于小儿,由于检查时不配合,病史叙述不清等更要耐心细致以防误诊、漏诊。(3)高频超声显像能准确、实时的反映阑尾壁各层结构、管腔情况以及阑尾周围炎症渗出、粘连、阑尾周围有无脓肿形成等重要情况,有利于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另外,对于一些阑尾位置变异高频超声可显示其部位,对确定手术切口有一定的帮助。(4)急性阑尾炎还需要与一些疾病鉴别:如右侧宫外孕或黄体破裂,右侧输尿管结石、胆囊或上消化道穿孔、回盲部肿瘤、肠套叠、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及急性盆腔炎,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总之,笔者认为高频超声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具有准确性高,能实时反映阑尾及周围的情况,适用于所有具有阑尾炎临床表现的病人,尤其适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老人和不能准确提供病史的小儿,且方法简便、无创伤、无痛苦、便于重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0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