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9期
编号:12021882
78例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0年第9期
     【关键词】机械通气 护理管理

    随着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机械通气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机械通气中的科学管理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在RCU应重点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护理与管理工作,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总结2005年10月~2008年5月78例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其中气管插管35例,气管切开53例,包括气管插管后改行气管切开10例。

    2术前准备

    2.1环境管理病室内应光线充足,有效的空气消毒,室内湿度18 ℃~22 ℃,相对湿度60%~70%。床边备有抢救包、气管切开包、氧气、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抢救车及急救药品等。

    2.2病人准备按常规和医嘱做术前准备工作。向神志清醒的患者在术前进行简要的讲解,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和必要性,让病人了解建立人工气道的基本知识,避免有害意念和防止意外拔管。

    3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设专人护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的相对恒定,定期紫外线照射消毒,消毒液拖地。严格控制探视制度,加强无菌观念,以减少感染机会。

    3.2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如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应检查气管及呼吸道有无梗阻、有无套管自气管脱出或压迫气管,注意创缘及套管内有无出血,如有出血情况应警惕窒息,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3切口处理切口常规换药,2次/d。遇有污染应随时更换。套管固定带系牢,松紧度以能容一指为度,注意观察系带松紧度并及时调整防止脱管。观察有无感染和皮下气肿发

    生,发现异常及时做细菌培养。

    3.4气管内套管的护理保持内套管通畅,套管口覆盖1~2层无菌湿纱布,纱布干后要及时更换。每天取出清洗、消毒2次,痰多时每4~6 h清洗消毒一次。

    4呼吸道管理

    4.1气道湿化我们采用持续湿化法,持续滴入湿化液更接近气道的生理湿化状态,患者感觉舒服,呼吸道感染也明显减少。

    4.2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危重患者不能有效及时排痰,应定时翻身、胸部叩击,适时有效吸痰。

    4.3吸痰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2 min。吸痰时插入动作要轻柔、迅速,每次吸痰不宜超过15 s,连续吸痰最多不超过3次,以免引起剧烈呛咳加重病情。

    5小结

    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合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保证氧疗有效进行的有力措施,护士要掌握吸痰的指征和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准确记录,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及时判断各种意外的发生。加强心理护理,争取早日拔管、促进康复。, 百拇医药(李晓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