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9期
编号:12021856
核素肺灌注显像的护理配合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0年第9期
     【摘要】 目的 核医学的护理工作对核素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对63例肺灌注显像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00%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且图像清晰。结论 高质量有效的护理是核素肺灌注显像检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肺灌注 卧位 护理

    核医学是一种无创、安全、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它不论是对血管疾病诊断,还是恶性肿瘤转移的早期诊断,肾脏疾病、甲状腺病变的诊断等方面都具有其它设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是临床核医学常用的显像仪器,它是将标记好的放射性核素引入受检者体内,通过γ探测器在体外探测核素放射出的γ射线经计算机重建构成诊断性图像资料。核素肺灌注显像可以为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判断肺动脉栓塞疗效,可作肺侧、 肺叶及肺段功能测定。优质的SPECT图像是正确诊断的必要前提,而SPECT图像质量受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患者的配合。检查前的护理准备和宣教工作对于保证患者良好的依从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体位注射方法,以及规范的操作流程是保障图像质量的关键。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6月在我院进行SPECT肺灌注显像检查的患者共63例,其中仰卧位28例,俯卧位35例,25例阴性,38例阳性。

    2检查方法

    检查仪器为PHILIPS precedence 双探头SPECT/CT,显像药物为鍀聚合白蛋白(99m-Tc-MAA),使用量为4.5-5.1mCi,体积<1ml,以仰卧位或俯卧位注射显像剂后5-10分钟,启动SPECT采集图像信息。

    3护 理

    3.1检查前准备

    3.1.1.检查前详细了解病人病史,观察有无心悸、 胸痛、 气短、 咯血、 低氧血症、 下肢静脉炎等。评估病人的精神状态确保在检查过程中能充分配合。

    3.1. 2.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对放射性药物注入体内存在着思想顾虑,担心其毒副作用。消除病人的顾虑,使患者能很好地和医护人员配合进行检查,是SPECT检查的前提,应告知病人STECT显像剂是诊断量、 辐射剂量很小,而且有半衰期很短的一种检查方法,与常规X线检查比较相当于一个透视的辐射剂量,是非常安全可靠的,并对整个检查过程做一个完整的介绍,让患者对检查过程所需时间、目的、方法及检查前、检查后注意事项有所了解,使其有思想准备,耐心等候,积极配合检查。

    3.1.3.肺灌注显像前要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尤其对鱼虾蛋白类食物过敏者,并做好抗过敏反应的药物准备。教会病人做深呼吸运动,并为病人准备氧气袋一个,在检查前给病人吸氧10分钟。将患者安置在诊疗床上,可给于仰卧位或俯卧位注射方法,俯卧位注射较仰卧位注射困难,但是能够减少肺底背部放射性核素的过分沉积,使整个肺野放射性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大大提高图像的质量,因此病人条件许可时尽量采取俯卧位注射。静脉注射显像剂的同时嘱病人一定要深而长的呼吸,能使肺显像更加清晰。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将注射器内药物摇匀,以免颗粒沉淀在下面。 排尽空气,选择合适静脉,穿刺一次成功。回血不能与药物混淆,以免产生血凝块,造成异常热区。对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一定要用生理盐水将静脉通道内的药物冲干净,确保无残留。确保注射药物质量、剂量准确及静脉穿刺成功率是保证图像质量的关键。

    3.2检查中的护理准备

    嘱病人检查前取出衣袋及身上金属物品,避免干扰显像诊断。排空尿液,因采集扫描时间长病人想解尿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并协助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嘱病人保持最舒适的睡姿,安静制动,不要紧张。根据序列的要求配合核素的采集及扫描。

    3.3检查后的护理

    交待病人不要随意走动,嘱病人多饮水增加排尿次数,以尽快将放射性核素排出体内,排泄物应排在专用的便池内,注意不要将尿液溅到手上或衣服上,避免污染。病人被注入核素显像剂后其本人即成为放射源,对陪护家属及周围人员可产生辐射,但辐射剂量小,通过告知可以消除病人家属的畏惧心理,24小时内尽量不要和孕妇及婴幼儿近距离接触,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进行防护。

    4讨论

    肺灌注核素显像是一种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的最佳检查方法,护理人员做好检查前的宣教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理的体位注射方法,并做好规范的操作流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图像的质量。

    5结果

    63例灌注患者经过系统的护理,全部顺利完成了检查且图像清晰。

    6结论

    高质量有效的护理是核素肺灌注显像检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百拇医药(王士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