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0期
编号:12019069
手足口病11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0年第10期
     我院儿科于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共收治手足口病118例,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8例中,男66例,女52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0岁,其中~1岁28例,1~3岁66例,~6岁18例,~10岁6例。发病时间:2009年1月0例,2月0例,3月2例,4月9例,5月12例,6月15例,7月18例,8月48例,9月16例,10月7例,11月1例,12月0例。发病人群分布:婴幼儿94例,幼托儿12例,学龄儿12例。城镇患儿16例,农村患儿102例。118例均为临床诊断病例,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就诊时118例患儿手、足、口均有皮疹(100%),伴臀部皮疹6例(5.4%),膝部皮疹2例(1.7%)。皮疹为粟粒状红色丘疹及疱疹,疱疹约米粒及黄豆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疱疹周围绕以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不痒或微痒,有刺痛感。口腔疱疹溃破后形成浅溃疡,伴口痛、流涎、拒食等。本组出疹前发热20例,占17.3%,体温37.5℃~39℃;伴咳嗽、流涕2例;腹泻2例。住院64例,门诊留观54例。64例住院患儿有2例并发疑似心肌炎,其余均无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 http://www.100md.com
    1.3 辅助检查:64例住院患儿,44例血白细胞(5.0~10.0)x10 9/L,12例血白细胞(10.4~12.4)x10 9/L,其中2例淋巴细胞>0.70,8例中性粒细胞>0.70;肝肾功均正常;2例LDH>240IU/L3例,CKMB>25IU/L;4例尿糖GLU+~++;无血糖升高病例。2例电解质紊乱;8例尿白细胞1+~3+。3例x线示双肺纹理增粗;1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由于条件有限,未行病毒分离。

    1.4治疗与转归 本组病例为临床诊断病例,均给予阿昔洛韦10mg/kg.d静脉滴注,疗程5~7天,辅以中药炎琥宁清热解毒,较重病例加用干扰素5~10u/kg.d肌注,连用3天。继发感染病例加用抗生素,口腔溃疡严重不能进食者,注意补充热量及电解质,并用利多卡因液漱口缓解疼痛。LDH、CKMB升高,心电图异常病例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200mg/kg)、果糖二磷酸钠、辅酶Q10等药物营养心肌,手足疱疹外涂阿昔洛韦软膏治疗。20例发热病例1~2天体温恢复正常,4~5天皮疹减少,干燥结痂,7天后皮疹消褪。心肌损伤病例予营养心肌治疗10天,LDH、CKMB及心电图均恢复正常。本组患儿病程5~10天,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为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1]。 本病发生主要与柯萨奇病毒A16型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有关,其他柯萨奇病毒如A5、A7、A9、A10、B3、B5也可引起[2] 。1981年我国首次报告了HFMD疫情,近20多年来,我国多个地区曾出现HFMD爆发流行。2008年是HFMD流行高峰年,山东、安徽、河南、湖北等省及北京、上海大城市相继出现该病流行的报道,且出现死亡病例。2008年5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该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本组病例占80%。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臀、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 少数重症病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起脑炎、迟缓性麻痹、心肌炎、肺水肿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3] 。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结合流行病史及皮疹分布特点,临床诊断不难,易与疱疹性咽炎、水痘等鉴别。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本病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可在学校、幼儿园、社区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引起大流行[4] 。目前尚无特异性的防控手段,加强对传染源的监控对阻断该病的发生有良好的效果。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高发,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组病例以夏秋季多见,8月份为高峰,1月、2月、12月无发病病例。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为7-10天,病人可自愈,一般病情轻,预后较好。本组病例均为普通病例,予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均全愈。该组病例显示其发病在年龄、性别、地区差异存在显著性,婴幼儿发病率高(80%),男性高于女性,男性56%,女性44%。农村高于城市,城镇患儿占13.5%,农村患儿占86.5%。原因可能与易感程度、感染机会、卫生习惯有关。住院患儿有心肌酶升高、心电图异常及X线异常的情况,均应作常规检查,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及早发现心肺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本组病例显示尿WBC异常8例(6.8%),是否与HFMD感染有关或合并尿感有待进一步探讨。尿GLU阳性2例,血糖正常。本组病例接诊后给予隔离,预防交叉感染,并向患儿家长宣传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正确引导,增强公众自我防范意识。2009年本县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均为局部地区流行,没有形成爆发流行。

    参考文献

    [1]霍淑芳,严超英,王菊芬,小儿手足口病60例临床分析。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21(1):65。

    [2]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7。

    [3]中华人民共和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

    [4]顾有梅,小儿传染病学[M],北京摘要:人民出版社,1991, http://www.100md.com(周国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