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2期
编号:12011894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0年第12期
     2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

    tSAH是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的一种常见类型,典型临床表现为昏迷、剧烈和持续性头通,经常有恶心、呕吐、抽搐、躁动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为33%、60%。是加重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此病的临床护理,缓解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益于治疗和康复。

    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住院期间全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改变,瞳孔的变化,头痛的程度。

    2.1.1观察血压是否平衡。由于高血压患者死亡风险增加,需审慎降压至160/100mmhg。通常卧床休息和轻度镇静即可。血压过高过低,波动过大易引起再出血。

    2.1.2 定时测量体温,患者最初2周内脑膜刺激可引起体温升高达39℃,应与继发肺部感染及置管期间颅内感染鉴别,根据医嘱采取降温措施。

    2.1.3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水平及瞳孔变化,测格拉斯评分,及时汇报医生以便及时发现有无再出血及颅内压升高。

    2.1.4 观察头痛的变化。如病情稳定后又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加重,颈强,kernig征阳性。应考虑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可能,应及时向值班医师汇报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