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13148
2001-2009年丘北县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龙梅丽
第1页

    参见附件(2913KB,3页)。

     【摘要】目的 了解丘北县2007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发病原因,为制定丘北县麻疹防制和消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丘北县2007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丘北县麻疹发病高峰在4-6月;丘北县所辖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个别乡镇发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病例主集中在8月~14岁儿童;时有局部地区零星点状暴发疫情;结论 丘北县麻疹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月~14岁组儿童,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占比较大,说明麻疹疫苗免疫接种不容乐观,而且有可能存在免疫空白村及空白人群,应加强麻疹疫苗常规接种并提高接种质量,重点加强薄弱地区的计划免疫工作,适时在目标人群国开展强化麻苗免疫工作,消除空白点,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关健词】麻疹 流行特征 预防接种

    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376-03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现有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全身斑丘疹,人群普遍易感,冬春季高发,但自实施计划免疫后,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的发病率呈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由于计划免疫工作滑坡,麻疹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其中以2007年发病率最高。为掌握丘北县麻疹发病特点,为制定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现对丘北县2001-2009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疫情资料来自丘北县2001-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2005-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监测资料。人口资料来自本县统计局。

    1.2 方法 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麻疹三间分布。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丘北县2001-2009年共报告麻疹病例510例。年均发病率为12.52/10万。自2003年起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并持续到2005年,2007年发病最多(158例,占30.98%),2008年发病明显下降,2009无病例报告,2007年为9年来的最高水平,见表1。

    表1 丘北县2001-2010年麻疹发病月分布统计表

    2.2 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2001-2009年丘北县12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其发病数位居前为:锦屏镇(146例)、树皮乡(79例)、平寨乡(49例),年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锦屏镇(30.40/10万、树皮乡(21.20/10万)、平寨乡(16.63/10万),见图1。

    图1 丘北县2001-2009年麻疹发病数(率)地区分布

    2.2.2 时间分布 2001-2009年间,除2009年无麻疹病例报告外,其余各年均有病例报告。从月发病情况看,以4-6月发病较多(304例,占5.96),见表2。

    2.2.3 性别分布 511例病例中男性297例,女性214例,其男女发病比1.39:1。

    2.2.4 年龄分布 2001-2009年麻疹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岁~14岁儿童,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5.32%,8月~11月病例数占8.81%,15岁~19岁病例数占2.15%,≥20岁的病例数占3.72%。见表3。

    2.3 免疫情况 对2007年的158例病例个案调查表显示,有麻疹疫苗免疫史28例,占病例总数的16.67%;无免疫接种史73例,占44.51%;免疫史不详57例,占37.80%。

    3 讨论

    3.1 通过对个案调查分析,说明我县计划免疫工作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仍有免疫空白村和免疫空白人群存在。虽然报告接种率很高,但与实际接种并不相符,根本达不到有效保护屏障作用,给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留下潜在因素,一旦有传染源介入,就可能引起疾病暴发或流行。

    3.2 病例免疫史构成 无免疫史人数(73例)>有免疫史人数(28例),说明接种率偏低,与报告接种率不相符;免疫史不详(63例),说明:(1)计划免疫档案仍然未建好,资料管理不规范;(2)进行病例个案调查人员责任心不强,询问不详细,且未能真正了解进行个案调查的目的。有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史28例,其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个体差异、疫苗质量、冷链效果或接种技术等因素,导致初免失败或虽初免成功,但机体对麻疹的免疫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3.3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流动性大,居住情况复杂隐蔽,甚至居无定所;动儿童来源复杂,很大一部分属“超生游击队”,家长存在回避和恐惧心理,隐匿性强;流动家庭经济条件和卫生状况较差,文化素质较低,接受预防接种知识、信息、服务较差,部分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意义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以上情况导致流动儿童底数难摸清,宣传难见效,服务难到位,质量难保证,也是易感人群增加的重要因素。

    3.4 乡村计免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工作责任心不强;基层冷链设备过于陈旧,很难保证在接种过程中的疫苗质量。

    目前必须强加免疫规划管理工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1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