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009591
临床痊愈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干预的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满孝琴


第1页

    参见附件(1335KB,2页)。

     1.2.2 疗效评定 参加测评的小组由有经验的精神科护师和医师组成,经过统一的培训,由精神科专家担任技术指导,对两组病人于出院后第一个月(即干预前),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1]、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1]测评,并在干预过程中记录两组复发,再住院、再就业人数。复发标准:①出现明显精神症状;②BPRS≥28分[2]。

    1.2.3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各量表评定结果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量表评分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12个月两组患者BPRS、ADL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24个月两组患者各量表评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2.2 参加测评的小组由有实验组复发率(10%),再住院率(5%)和再就业率(60%),皆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0%,25%和40%,P<0.01,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发率和病残率很高的重性精神病。在运用生物医学手段控制急性的精神病症状后,如何提供一种连续的全面的精神康复以控制精神症状,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已成为精神卫生工作者今后的工作方向。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社会干预尤其是家庭干预对精神病康复的重要意义,普遍开展各项涉及心理教育的家庭干预措施[3],也有学者认为:出院后两年是精神分裂症复发危险期,在影响疗效巩固的因素中,家庭干预当属首位[4] 。在我国,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属住在一起,家庭成员对患者承担了生活料理和协调与社会的联系,家庭成员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势必影响患者疾病的发展和转归。由于家庭成员缺乏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迫切需要得到精神科医务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对精神科医务人员来说,充分利用患者的信任和家庭资源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庭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两年的家庭干预发现,个别化家庭干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下问题:(1)通过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教育,使病人及家属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掌握了常见的药物副反应及简单处置方法,熟悉了如何预防复发及复发先兆的表现。(2)通过家庭心理及认知行为指导,使他们能正确处理日常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适当地宣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3)通过交流缺陷的社交技巧训练,提高了他们与别人交流的能力,改善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在干预后其复发率、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均降低,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这也提示我们从事精神科的医务人员,今后应加强心理治疗技术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便于开展更全面、更深入、更富有成效的精神康复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1,163,166

    [2]陈景清,朱海燕,李秀英,等.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与复发的关系[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35KB,2页)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健康月刊·B版》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