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009597
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伴深覆牙合的新方法探索(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梁惠惠 冯云霞 陈显久 关文钊
第1页

    参见附件(2098KB,3页)。

     (注:1表示上颌中切牙切缘至Y轴的距离。2表示上颌中切牙切缘至X轴的距离。3表示上颌平面)

    1.5 统计学处理 比较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关闭拔牙间隙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应用SPSSl3.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结果30枚微型种植体在治疗全过程中保持稳定,2枚微型种植体发生松动,其中实验组2枚,对照组1枚,经重新植入后保持了稳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全部病例拔牙间隙完全关闭,磨牙完全恢复远中关系,牙齿咬关系良好,前牙覆覆盖正常。

    2.2X线头影测童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的差值比较(均值加减标准差)

    3 讨论

    3.1后牙区微种植体结合前牙区微种植体内收,压低前牙的支抗效果

    经过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可看出,上颌前牙均有明显的内收,上颌前牙唇倾度明显减少。实验组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量为5.13±0.04mm,对照组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量为4.53±0.23mm,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颌前牙也有明显的压低,实验组上颌切牙压低量为6.15 ±0.33mm,对照组上颌切牙压低量为5.91±0.12mm,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上颌平面角减小量为4.5±0.33°,对照组上颌 平面角的减小量为3.9±0.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这些数据表明,利用2颗后牙区微种植体和1-2颗前牙区微种植体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伴深覆的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内收和压低前牙,上颌 平面会在内收过程中发生逆时针旋转。另外,前牙区微种植体还可以克服前牙内收过程中的舌倾[1]。

    3.2后牙区微种植体结合前牙区微种植体内收,压低前牙的生物力学机制

    深覆合是上下牙弓及颌骨垂直向发育异常所致的错 畸形[2] 。有些儿童深覆 的矫治可借助生长发育的潜力来实现,根据患儿深覆 形成机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法:因牙槽骨或颌骨垂直向发育异常所致的深覆 ,或刺激发育不足的牙槽骨及颌骨的生长,或抑制发育过度的牙槽骨及颌骨的生长;因牙齿萌出异常所致的深覆 ,或牵引萌出不足的后牙,或压低萌出过度的前牙。由于成人生长发育已完成,生物适应性降低,矫治深覆 的机制与青少年不完全相同,其矫治难度大、疗程长、易复发,并且需要的支抗条件也较高,一直是正畸医师的难题之一。Proffit[3]认为,由于成年人缺少面颌部垂直生长,只能通过压低前牙来矫正深覆 。罗倩云[4]等从儿童与成人的对比研究中得出结论:成人深覆 咬合打开的机制是压低前牙。林久祥、罗颂椒[5]等认为:成人深覆 咬合打开的机制是以压低前牙为主、升高后牙为辅。后牙区种植体用于内收,前牙区种植体用于压低前牙。另外,前牙区微种植体还可以克服前牙内收过程中的舌倾。

    因此我们本次临床试验在治疗深覆 的拔牙病例时,后牙区使用常规中位牵引,前牙区植以1-2颗微种植体。后牙区种植体用于内收,最大限度地内收前牙,改善面型突度。前牙区种植体用于压低前牙,矫治深覆 。另外,前牙区微种植体还可以克服前牙内收过程中的舌倾。治疗结果显示,上颌 平面发生了逆时针旋转,有利于深覆 的矫治。

    3. 3 微型支抗种植体的使用体会

    微型种植体支抗优点较多,如:植入及取出手术简单,可由正畸医师独立完成;体积较小,植入部位灵活,植入时创伤小;可即刻加载,无需患者配合; 暴露于口腔部分设计小巧,异物感不明显;临床操作简单,节省了患者的就诊时间等。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作为绝对支抗。本研究利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来内收和压低前牙,通过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无感染发生,全部微型种植体无松动和脱落,这说明种植体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抗。

    尽管微型种植体的应用获得很大的成功,但种植体的松动脱落依然是影响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种植体根据其植入部位不同有可能发生不同的并发症:口腔粘膜的局部感染、牙根的损伤和临近重要组织结构如上颌窦、下齿槽神经的损伤等。以上并发症只要注意口腔卫生,术前对植入部位进行充分的观察测量,术中谨慎操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景熙文,主编.微种植体支抗正畸临床应用.第一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71-76.

    [2]傅民魁,主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9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