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1期
编号:12010389
抑郁症疾病根源解(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1年第1期
     中国清代大医学家黄元御撰有《四圣心源》在《劳伤解》篇中说:人不能有生而无死,而死多不尽其年。外有伐性之斧,内有腐肠之药,重以万念纷驰,百感忧劳,往往未壮而衰,未老而病。顾保炼不谨, 既失之东隅而医药无差,冀挽之桑榆。古圣不作,医法中乖,贵阴贱阳,反经背道,轻则饮药而病加,重乃逢医而人废。金将军且将玉碎,石学士未必瓦全,叹竖子之侵陵,痛鬼伯之催促,书穷烛灭,百慨俱集,作劳伤解。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两部哲学:一部是西方哲学,它的特点特征是“逻辑推理”一部是东方哲学,它的特征是“法无定法”。由于哲体系的不同由此所派生出来的文化差异、思维方式便形成了鲜明的东、西方认知的对立。以后所产生的影响涵盖任何领域。人类的今天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导致人类身心受到沉重打击,备受折磨。许多心理疾病患者无时不刻承受着痛苦的煎熬,而现代的医疗对此却无能为力。由于生存的压力人类患心理疾病的数量急剧增加,数量惊人!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医疗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多元化综合性事件,心理疾病的剧增将对人类是一个灾难。

    如何医疗心理疾病,它的发病机制是什么?这对西医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西医把研究的目光仅放在人体的大脑上。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发病的根源,这是由于西方哲学观是平面的、线性的思维方式所致。

    中国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人的生命形成,生长,病理的形成、发展及治疗都有系统、精辟的论述。这为以后我们揭开诸多疾病的“奥秘”提供科学的坚实的理论支撑。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中医认识人体重点放在整体上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