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2期
编号:12008282
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1年第2期
     【摘要】我市属于工业城市,但经济水平级及卫生状况明显落后于其他大城市。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市卫生局关于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各二级分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水钢片区对水钢的职工食堂、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及大中型餐馆进行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食品卫生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本文现将此次实践过程进行详细的报告。

    【关键词】餐饮业 食品卫生监督 量化分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R1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301-02

    众所周知,食品卫生关系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强盛,食品安全事故一直是威胁市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关于本次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实践,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报告和介绍。

    1 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前存在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1.1 食品卫生监督方面

    笔者认为目前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食品卫生法律体系问题。处罚力度不够,规定不明确,难以遏制违法行为。(2)食品经营者资格认定难。近年来,食品经营数量已倍数增长,引发了经营人员入门条件过低,对食品安全知识严重匮乏,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3)各部门信息共享不畅通。信息共享一直都是控制突发事件的基础,食品卫生进行分段管理后,报告系统并没有重新规范化,只有在出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后才采取联合行动。

    1.2 餐饮业自身方面

    对于餐饮业自身方面,目前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实施时间超前,与当前食品卫生形势背离。由于我国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加上餐饮业准入门槛低,无论经营者还是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食品卫生意识薄弱,经济承受能力弱,使得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难于全面推行。(2)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食堂卫生条件较差;有的没有建立食品卫生管理组织;有的卫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没有配备经专业卫生知识培训的食品卫生管理员。(3)餐饮单位的量化分级工作不应该搞盲目的全面推行,不应该定指标。餐饮业量化分级的主体是餐饮企业,它们是运动员,政府部门是制定标准以及指导餐饮企业依据标准进行操作的指导者,裁判员及教练员。将量化分级工作指标化,列为考核的主要依据,无异于要求“教练员”要打入世界杯。这使得一方面政府部门热心指导,另一方面企业却因为投入/产出比不明显,看不到参加量化分级工作所带来的好处,所以参加热情不大。这就好像教练员急着要下场踢球拿名次,但运动员却只想下场休息的奇怪局面。这也使得量化分级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 http://www.100md.com
    2 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实施

    按照《卫生部关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本次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具体实施如下:

    2.1 对象:水钢片区取得卫生许可证、经营时间满一年的所有职工食堂、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及大中型餐馆。

    2.2 方法:(1)依据卫生部《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根据卫生许可审查量化得分和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得分,分别做出良好、一般、差的审查结论。得分为总分的85%以上者评为良好;得分为总分的60-85%者评为一般;得分为总分的60%者评为差。(2)根据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审查和一年内经常性卫生监督审查结论的综合评价,确定食品卫生信誉度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

    2.3做法:(1)为了更好地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成立了全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专门负责评定和验收定级,并采取了先搞试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2)我市首先召开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启动仪式,对监督人员采取到试点市县参观学习,参加区市举办的量化分级培训班,组织监督人员反复学习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打分标准、相关的业务知识等形式进行培训;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大中型餐饮业、学校幼儿园食堂和生产企业,大力宣传开展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级别评定的意义、目的和方法,对评分标准进行反复讲解,并要求经营单位对照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和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的各个环节进行自查自评,然后向卫生监督部门申报。(3)根据现场检查、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评分表打分情况进行统计,需要标化项目的得出标化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被考核单位的食品卫生信誉度级别。(4)将考核评估结果以告知书的形式告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告知主要存在问题、原因、整改意见等。(5)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接到告知书再次整改后向卫生监督部门提出复验,验收组针对初验时发现的问题重点进行检查,并结合初步审核结果确定最终评审级别。逾期不提出申请不进行整改的按告知书确定的级别进行公示。(5)开展总结大会,对卫生监督管理进行总结及表彰部分优秀单位及个人,并给相应单位颁发食品卫生等级牌匾。
, http://www.100md.com
    3 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成效

    3.1 食品卫生的监督力度提升

    通过本次推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后,食品卫生的监督力度得以提升。部分地区已开始着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明确建立预防性监督体系,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法律规定的一些条款做出量化指标,以提高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一些部门也开始建立食品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也不断建立和更新,建立强大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发布机构的支撑,将食品安全信息快速及时的通报消费者和各相关机构。

    3.2 餐饮业卫生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开展量化分级管理,可以明显看出大部分食堂和餐厅都增加了硬件设施的投入,改善了基础卫生设施。工艺布局逐渐合理化和人性化,消毒制度也得以实施和落实,卫生防护设施也逐渐符合要求,食品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增多,卫生素质明显提高。无论是部分还是整体上,通过开展量化分级管理,餐饮业的卫生得到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 http://www.100md.com
    4 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思考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一种新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它通过量化,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持证情况、硬件设施、功能布局、操作流程、消毒措施落实、日常卫生管理等进行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评价,运用危险性评估原则对企业进行风险分级和信誉度分级,继而确定相应的卫生监督重点和监督检盔频次。量化分级管理能把从以往的拉网式检查走向重点检查,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效能,降低了卫生行政执法的成本;通过量化分级评审提高执法透明度,调动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量化分级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名牌”效应,通过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所形成的企业信誉度,为企业形成晶牌效应,提升档次注入了新的内容,也为顾客选择性消费提供了依据。

    对于不足之处,量化分级管理要落实动态管理,狠抓薄弱环节。对一些主要问题必须进行重点监督,督促整改,以期符合卫生要求,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卫生。要强化宣传,坚持原则,形成社会监督良性循环。同时,坚持公开、透明、时效的原则,引导市民的消费。
, 百拇医药
    结束语: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国家卫生监督体制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群众要求政府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力度的呼声日益增高。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我市要不断创新和改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制度,积极实施和落实,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更加舒适的食品卫生环境。

    参考文献

    [1]黄锦生.关于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一些思考[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5(05)

    [2]周兆群,赵青艳.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思考[J].2008(04)

    [3]徐宏伟,高敏.小型餐饮业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02)

    [4]魏新刚,张莉.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2004,(0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