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081585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张跃
第1页

    参见附件(5126KB,5页)。

     【摘要】本文对胶原酶溶盘术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与颈部硬膜外腔穿刺置管、PCA泵小剂量持续泵入消炎镇痛液的疗效进行随机对照,并进行临床远期疗效的观察(≥6个月)。方法 明确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胶原酶组30例,施行病变节段的胶原酶溶盘术;对照组20例,施行颈部硬膜外腔穿刺置管、PCA泵小剂量持续泵入消炎镇痛液6天。结果 两种方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胶原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病变节段神经功能受损的恢复率胶原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胶原酶溶盘术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可靠的方法,其近期和远期疗效都明显优于颈部硬膜外腔泵入消炎镇痛液的治疗。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溶盘术 硬膜外注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1.5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035-03

    胶原酶溶盘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但限于疼痛医师穿刺操作和围术期管理水平,以及安全性方面的顾虑,其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本文通过对胶原酶溶盘术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与颈部硬膜外腔穿刺置管、PCA泵小剂量持续泵入消炎镇痛液的疗效进行随机对照,并进行临床远期疗效的观察(≥6个月),证明胶原酶溶盘术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可靠的方法,其近期和远期疗效都明显优于颈部硬膜外腔泵入消炎镇痛液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根据症状、体征以及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并除外突出物明显钙化或骨化,以及有骨性椎管狭窄症的病例共50例。

    1.2 病例分组

    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胶原酶组(30例);Ⅱ组:对照组(20例)。

    1.3 治疗方法

    1.3.1 Ⅰ组(胶原酶组)30例:施行病变节段的胶原酶溶盘术

    术前3天开始口服开瑞坦10mg,1次/日;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3g+葡萄糖氯化钠溶液250ml(或0.9%氯化钠250ml),1次/日,用以预防药物过敏反应以及穿刺操作带来的潜在感染危险。治疗时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后,令患者取侧卧位于手术台上,患侧在下,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在C型臂X线机下准确定位病变间盘水平,常规消毒后取病变间盘下2个节段行颈部硬膜外腔穿刺,穿刺到位后回吸无血无液,置入硬膜外导管2—3cm,注入局麻药试验量0.67%利多卡因3—4ml。观察15分钟未见全脊麻征象,注入造影剂碘海醇2ml,在C型臂X线机下行颈椎侧位片造影,显示造影剂沿锥体后缘呈线状或带状分布;然后再行颈椎正位片造影,显示造影剂在椎管内呈线状或带状分布;确认导管尖端位置在主要病变间盘水平。先向导管内注入消炎镇痛液5ml,配方为2%利多卡因5ml+0.9%氯化钠10ml+甲钴胺1mg+复方倍他米松3mg。观察15分钟患者未见异常反应,再向导管内缓慢注入胶原酶溶液1200单位/3ml(注药时间≥5分钟),完成后拔出硬膜外导管,针孔贴敷贴。术后嘱患者取俯卧位卧床6小时,然后改为仰卧位绝对卧床24小时。术后静脉滴注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mg脱水治疗,1次/日,共用3天。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6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1.3.2 Ⅱ组(对照组)20例:行颈部硬膜外腔穿刺置管、PCA泵小剂量持续泵入消炎镇痛液

    治疗时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后,令患者取侧卧位于手术台上,在C型臂X线机下准确定位后行颈部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置管成功后注入造影剂行颈椎正侧位片造影,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正确,具体操作方法同Ⅰ组。先向导管内注入消炎镇痛液5ml,观察15分钟患者未见全脊麻征象,牢固固定导管,尾端接PCA泵。PCA泵内药液配方为0.9%氯化钠90ml+地塞米松2mg+2%利多卡因8ml,药液滴注速度为2ml/小时,每次注药可持续滴注2天(48小时),整个疗程持续共6天,6天后拔除硬膜外导管。保留导管期间每日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3g+葡萄糖氯化钠溶液250ml(或0.9%氯化钠250ml),1次/日,预防穿刺部位感染。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6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1个月为近期疗效,术后6个月为远期疗效。评价指标包括临床症状、疼痛VAS评分、感觉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

    1.4.1 临床治愈 症状完全消失;VAS评分≤1分;病变部位相应受累神经的功能完全恢复。

    1.4.2 显效 症状基本消失;VAS评分≤3分;神经功能基本恢复。

    1.4.3 有效 症状比术前有所改善;VAS评分>3分,但比术前减少3分以上;神经功能比术前有所恢复。

    1.4.4 无效 症状无明显改善;VAS评分比术前减少不足3分;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镇痛疗效比较(疼痛VAS评分)(P<0.01)

    2.1 表1结果分析

    2.1.1 胶原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无差异。

    2.1.2 胶原酶组术后1月与术后6月VAS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胶原酶组的近期和远期镇痛疗效都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术后6月受损神经恢复率比较(P<0.01)

    2.2 表2结果分析

    2.2.1 胶原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受损发生率无差异。

    2.2.2 胶原酶组术后6月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3 两组患者术后6月综合疗效评价(P<0.01)

    2.3 表3结果分析

    2.3.1 胶原酶组术后6月综合评价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2.3.2 胶原酶组术后6月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多发病,突出的椎间盘对颈椎管内神经脊髓血管等软组织的压迫可导致多种类型的颈椎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以往常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非手术治疗包括颈椎牵引、口服及外用药物、推拿、理疗、椎旁神经阻滞和经硬膜外腔注射消炎镇痛液等[1],非手术治疗虽然能缓解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但远期疗效不甚理想,尤其是对神经根卡压粘连造成神经功能受损的恢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但手术损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给患者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痛苦。现代颈椎病学的观点认为,绝大多数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解除病痛,真正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只占5%左右[2],因此研究出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价值。

    本文通过对胶原酶溶盘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与颈部硬膜外腔穿刺置管、PCA泵小剂量持续泵入消炎镇痛液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随机对照。结果表明:在镇痛疗效方面,胶原酶组在术后1月和术后6月VAS评分分别较治疗前下降4.73分和6.1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22分和3.90分;胶原酶组的术后6月受损神经恢复率高达92.86%,远高于对照组的25%;胶原酶组的术后6月综合评价总有效率为9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126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