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导线针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研究(2)
第1页 |
参见附件(5240KB,5页)。
1.5 观察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伤口出血、感染,尿潴留,皮下血肿等)、出院后随访复发率(平均随访30个月)。
1.6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行,两样本均数进行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发率和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制导线针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见附表。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病机制是腹腔内容物由未闭鞘状突通过扩大的内环进入腹股沟管,因此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只需将疝囊高位结扎[1],所遗留的腹股沟内环缺损留待小儿腹横肌和腹内斜肌自然发育逐渐缩小关闭[2]。
3.1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相比较的优势
腹股沟斜疝的疝囊被精索各层包绕,蔓状静脉丛在前外侧,输精管和动脉在后外侧,提睾肌纤维在四周。传统腹壁上途径的疝囊高位结扎术容易损伤精索血管、神经和提睾肌,而应用腹腔镜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则不被破坏,同时,在腹腔镜直视下操作,内环口周围的血管、腹壁下血管和输精管均不受损伤。
对于另一侧隐匿性疝的患儿,用传统的方法只能出现症状时再进行手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能立即明确是否存在对侧隐匿疝,完成两侧手术只需增加一个2mm的小戳口。
赵满国等研究发现[3],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与腹腔镜修补术对比,后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等疗效指标,均明显低于传统修补术。本组观察亦得出相似结论。此外,与传统手术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不但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有效地控制了手术切口的大小,术后基本不留疤痕,具有美容外观。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最短5分钟完成,最长30分钟完成,手术效果满意。
3.2 自制导线针在腹腔镜疝修补缝合术中的优势
腹腔镜下内环口缝合技术与术者的熟练程度及缝合针的方便程度密切相关。目前常用的Endoclose针,针身粗,针尖过于锋利,且带线于针身外摩擦大,有发生血管、神经、输精管损伤,腹膜裂伤致内环口缝合关闭不全等并发症的可能.
我院自制的导线针具有下列特点:(1)针身细,表面光滑,针尖钝,斜面稍弯,对人体组织损伤小;且将缝合针固定在持针手柄上,无刺伤肠管及掉入腹腔之忧。(2)通过套线原理将原缝合半圈的线带出并体外打结,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3) 两次缝合均可用同一根针,且制作简便,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降低了医疗成本,也减轻了患者负担。
3.3 常见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腹腔镜下小儿疝囊结扎术是微创手术,患儿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术中应注意监测氧饱和度。手术常用CO2气腹,二氧化碳压力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流量保持恒定,切勿波动太大,压力小时效果不好,影响手术视野,压力高则易引起高碳酸血症,甚至影响患者呼吸、循环功能[4]。气腹压力过高,拔出气腹针过程中可能出血,小儿腹壁薄弱,CO2 气体容易通过穿刺部位进人皮下,导致胸、腹、会阴等部位皮下气肿,术中应尽量降低腹腔内压力。由于腹膜吸收CO2加上长时间胃肠禁食易造成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术后常规低流量吸氧2~3 h,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促进CO2的排出。本组根据患儿体型控制气腹压力在6-10mmHg,既能满足手术需要,又无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在气腹状态下,疝环口容易寻找,同时可检查对侧是否存在隐匿疝,并一起治疗,本组14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最短5分钟,最长30分钟,此术式手术时间很短的优势可有效预防气腹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3月至2年,2例10岁男性患者分别于术后2月、5月复发,经行开放手术后治愈。,考虑与患儿年龄偏大有关。Sneider等[5]认为,选择6岁以下小儿行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可以减少复发率。
随着小儿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自制导线针行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良好而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不但具备微型腹腔镜手术的各种优势,并且由于导线针的制作简便,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Zheng MH,Feng B,Lu AG,et a1.Laparoseopie venus open fight hemieoleetomy with curative intent for colon carcinoma.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3):323-326.
[2] 张志勇,李慎惠,徐家朴.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初期疝复发探讨[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240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