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例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本地区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顾预防医学疾病控制中心要求,所有中毒病例均在收集范围。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中毒诱因、毒物名称、剂量、中毒程度、诊治经过及转归。结果 二年中我院救治的116例急性中毒者统计分析表明,主要中毒物质依次为:农药、酒精、毒品、药物。自杀是中毒的主要原因,口服是中毒的主要途径。16~40岁年龄段多见,且女性多于男性。农民、城镇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学生是主要中毒人群。结论 急性中毒者以16~40岁女性多见,主要中毒物质为:农药、酒精、毒品、药物。口服是中毒的主要途径,主要职业分布是农民、城镇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学生是。
【关键词】急性中毒 流行病学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343-02
急性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起病突然,病情复杂,死亡率高。我院处于云南西南部边境地区,为了解近年来此区域急性中毒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急诊科诊治的116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急诊科共救治急性中毒者116例,农药中毒43例(37.1%);酒精中毒35例(30.2%);毒品中毒14例(12.1%);镇静催眠药11例,(9.5%);毒覃中毒6例(5.2%);乌头中毒3例(2.5%);毒鼠强中毒2例(1.7%);其他中毒2例(1.7%)。
1.2 方法 每例中毒者均由首诊医师详细填写《急性中毒病人登记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住址、职业、中毒就诊时间、毒物名称、剂量、中毒途径、中毒程度、救治经过及转归。
2 结果
2.1 中毒者的性别、年龄分布 116例中男性42例,女性74例,男女之比为1:1.72,女性多有男性。中毒年龄分布为13~71岁,但以16~35岁年龄段最多(占65.5%),35~35岁年龄段次之(28.4%)
, 百拇医药
2.2 中毒物质种类 中毒物质最多的是农药占37.1%,其中较多的依次为敌敌畏、氧化乐果、百草枯,其他较少;;酒精次之,占30.2%;第三位是毒品中毒,其中以海洛因最多,冰毒次之;第四位是镇静催眠药(安定、三唑仑)占9.5%;第五位是毒覃中毒,占,5.2%。
2.3 中毒途径及意图 中毒途径以口服最多见。占87.1%,静脉注射占6.5%,经皮肤吸收占3.2%,吸入性中毒占2.2%。镇静催眠药及农药中毒多以自杀为目的;酒精中毒多与酗酒有关;毒品中毒主要是吸毒者静脉注射毒品过量所致;毒覃中毒系误食所致。
2.4 中毒病人的来源、就诊时间及救治方法 116例急性中毒直接到我院就诊的107例,9例来自私人诊所。中毒后小于30分钟就诊者占30.5%,30~60分钟者占48.9%,60~120分钟占20.6%.口服途径中毒者视病情给予催吐、洗胃、导泻及针对性综合治疗。
2.5 中毒发生地点及职业分布 资料显示,68.2%中毒发生在家中,25.3%发生在娱乐场所,其余在单位或学校。中毒常见职业分布依次为:农民、城镇居民、外来务工者、公职人员、学生等。
, 百拇医药
2.6 中毒者的转归:116例急性中毒者中101例患者治愈出院,死亡15例,其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7例,百草枯中毒6例,海洛因中毒2例。死因主要是多脏器功能衰竭。
3 讨论
急性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病,据卫生部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看,近年我国中毒和伤害已进入主要死因的前五位[1]。农村地区主要是农药及毒品中毒,而城镇则以酒精及药物中毒多见。中毒人群以16~35岁女性比例最大,与以往多数报道一致[2].女性由于情感脆弱,来自社会、生活、学习的压力较大,以及家庭矛盾、婚姻受挫等原因,使中毒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自杀,口服是主要途径,自杀者往往服药量大,病情重。因此早期及时彻底洗胃,清除毒物是抢救的关键。针对病因的综合治疗亦应尽早、尽快进行。
中毒物质中,以农药中毒最多见,口服中毒者多为农民,其次为外来务工人员、学生。以中青年女性多见,这主要与家庭矛盾、情感脆弱等因素有关。酒精中毒多见于酗酒者,各类人群均可见,这主要与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有关。毒品中毒主要发生在吸食海洛因的吸毒者,此类中毒主要是吸毒人员为满足毒瘾静脉注射大量海洛因导致中毒。本地区吸毒人员较多,因此毒品中毒并不少见。毒覃中毒主要见于山区农民,为误食所致,成季节性分布,主要集中在6~8月份。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急性中毒既是一个临床常见病,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一旦发生将对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严重后果。但许多急性中毒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对公众要加强道德、伦理、思想修养及健康教育,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制造、运送、贩卖毒品的打击力度,加强毒品危害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及对吸毒人员的管教力度等综合性措施,相信急性中毒事件会大大减少。对于从事急诊工作的医护人员来说,就是要创建一条安全有效的急救绿色通道,努力提高急性中毒的诊治水平和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周玉淑,周小蓉,携手防治急性中毒.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4:221~222.
[2] 陆一鸣,重视提高急性中毒的救治水平.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7:437~438., 百拇医药(熊建良)
【关键词】急性中毒 流行病学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343-02
急性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起病突然,病情复杂,死亡率高。我院处于云南西南部边境地区,为了解近年来此区域急性中毒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急诊科诊治的116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急诊科共救治急性中毒者116例,农药中毒43例(37.1%);酒精中毒35例(30.2%);毒品中毒14例(12.1%);镇静催眠药11例,(9.5%);毒覃中毒6例(5.2%);乌头中毒3例(2.5%);毒鼠强中毒2例(1.7%);其他中毒2例(1.7%)。
1.2 方法 每例中毒者均由首诊医师详细填写《急性中毒病人登记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住址、职业、中毒就诊时间、毒物名称、剂量、中毒途径、中毒程度、救治经过及转归。
2 结果
2.1 中毒者的性别、年龄分布 116例中男性42例,女性74例,男女之比为1:1.72,女性多有男性。中毒年龄分布为13~71岁,但以16~35岁年龄段最多(占65.5%),35~35岁年龄段次之(28.4%)
, 百拇医药
2.2 中毒物质种类 中毒物质最多的是农药占37.1%,其中较多的依次为敌敌畏、氧化乐果、百草枯,其他较少;;酒精次之,占30.2%;第三位是毒品中毒,其中以海洛因最多,冰毒次之;第四位是镇静催眠药(安定、三唑仑)占9.5%;第五位是毒覃中毒,占,5.2%。
2.3 中毒途径及意图 中毒途径以口服最多见。占87.1%,静脉注射占6.5%,经皮肤吸收占3.2%,吸入性中毒占2.2%。镇静催眠药及农药中毒多以自杀为目的;酒精中毒多与酗酒有关;毒品中毒主要是吸毒者静脉注射毒品过量所致;毒覃中毒系误食所致。
2.4 中毒病人的来源、就诊时间及救治方法 116例急性中毒直接到我院就诊的107例,9例来自私人诊所。中毒后小于30分钟就诊者占30.5%,30~60分钟者占48.9%,60~120分钟占20.6%.口服途径中毒者视病情给予催吐、洗胃、导泻及针对性综合治疗。
2.5 中毒发生地点及职业分布 资料显示,68.2%中毒发生在家中,25.3%发生在娱乐场所,其余在单位或学校。中毒常见职业分布依次为:农民、城镇居民、外来务工者、公职人员、学生等。
, 百拇医药
2.6 中毒者的转归:116例急性中毒者中101例患者治愈出院,死亡15例,其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7例,百草枯中毒6例,海洛因中毒2例。死因主要是多脏器功能衰竭。
3 讨论
急性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病,据卫生部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看,近年我国中毒和伤害已进入主要死因的前五位[1]。农村地区主要是农药及毒品中毒,而城镇则以酒精及药物中毒多见。中毒人群以16~35岁女性比例最大,与以往多数报道一致[2].女性由于情感脆弱,来自社会、生活、学习的压力较大,以及家庭矛盾、婚姻受挫等原因,使中毒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自杀,口服是主要途径,自杀者往往服药量大,病情重。因此早期及时彻底洗胃,清除毒物是抢救的关键。针对病因的综合治疗亦应尽早、尽快进行。
中毒物质中,以农药中毒最多见,口服中毒者多为农民,其次为外来务工人员、学生。以中青年女性多见,这主要与家庭矛盾、情感脆弱等因素有关。酒精中毒多见于酗酒者,各类人群均可见,这主要与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有关。毒品中毒主要发生在吸食海洛因的吸毒者,此类中毒主要是吸毒人员为满足毒瘾静脉注射大量海洛因导致中毒。本地区吸毒人员较多,因此毒品中毒并不少见。毒覃中毒主要见于山区农民,为误食所致,成季节性分布,主要集中在6~8月份。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急性中毒既是一个临床常见病,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一旦发生将对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严重后果。但许多急性中毒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对公众要加强道德、伦理、思想修养及健康教育,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制造、运送、贩卖毒品的打击力度,加强毒品危害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及对吸毒人员的管教力度等综合性措施,相信急性中毒事件会大大减少。对于从事急诊工作的医护人员来说,就是要创建一条安全有效的急救绿色通道,努力提高急性中毒的诊治水平和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周玉淑,周小蓉,携手防治急性中毒.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4:221~222.
[2] 陆一鸣,重视提高急性中毒的救治水平.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7:437~438., 百拇医药(熊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