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13718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杨富民 马永芳
第1页

    参见附件(2777KB,2页)。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发病率为1:1000,占外科住院患者的10—15%,为外科急腹症病例的首位[1]。阑尾切除术是外科常见手术,其术后并发症多,常见为术后切口感染。统计2002年6月至2008年底,在我院开展的220例阑尾炎手术情况,共有14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现进行分析,找出有关感染的因素,便于以后合理防治,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其他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20例中,男.106例,女.114例。年龄6~67岁,均入院手术治疗,术后有14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住院6—21天,无死亡。

    1.1.1 病理类型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06例,急性坏疳性阑尾炎30例,穿孔性阑尾炎38例(其中14例并腹腔脓肿形成),慢性阑尾炎10例。

    1.1.2 麻醉方式170例为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或腰麻(非局麻),50例为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局麻)。

    1.1.3 阑尾切除方式 156例为“顺行式”切除,64例为“逆行式”切除。

    1.1.4 手术操作时间 126例手术操作时间为≤70min,94例手术操作时间为>70min。

    1.1.5 腹腔冲洗 46例未冲洗,66例用0.9%NS冲洗腹腔,108例用0.9NS+0.5%灭滴灵冲洗腹腔,继之以20--40ml 0.5%灭滴灵一次性腹腔灌注。

    1.2 感染人次,分布及感染率220例阑尾炎手术,术后14例切口感染人次、分布及感染率详见附表。

    附表:感染人次、分布及感染率

    *其它为用0.9%NS+0.5%灭滴灵冲洗腹腔后、继之以20-40m10.5%灭滴灵一次性腹腔灌注。

    2 讨论

    2.1 性别及年龄 14例术后切口感染分布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在年龄分布上以50岁以上感染发病率高、感染率10.5%。这主要是因为此年龄阶段患者,体征、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多反复发作,手术指征明显时,多伴有复杂的腹腔病变(粘连、穿孔、脓肿形成),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难度。另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且部份有糖尿病、血管病、肾功能不全等,使病情更趋复杂、严重,增加了感染机会,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2.2 病理类型 病理改变简单的单纯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术后无一例感染。14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阑尾炎病理类型主要是化脓性、坏疳性、穿孔性、感染率分别为3.8%、13.3%、15.8%。表明阑尾炎的病理改变是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阑尾一经化脓、坏疳、穿孔,腹腔污染严重,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术中切口易污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2.3 手术操作时间及切除阑尾方式手术操作时间的长短及切除阑尾的方式主要由阑尾病理改变的复杂程度及是否伴有其他腹腔并发症(如穿孔、脓肿形成)及阑尾的解剖位置(如异位阑尾、腹膜后阑尾、粘连、扭曲等)决定,其次受术者手术操作熟练程度及手术条件是否成熟影响。14例术后切口感染者,手术操作时间均在70分钟以上,约占70%、感染率10.6%,表明手术操作时间长短与术后切口感染有明显关系。手术操作时间长,空气中的细菌及切口附近毛囊内细菌随排汗污染切口的机会增多。加之长时间的牵拉使切口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加重了组织损伤,降低了局部组织抵抗能力,使切口易感染。另在“逆行式”切除阑尾时,阑尾不能及时取出,暴露的两残端不能及时包埋,增加了腹腔污染机会,也使手术操作时间相应延长,进而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2.4 麻醉方式 局麻及非局麻,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2%、4.7%。表明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可增加切口感染机会。局麻时麻醉剂用量大,一般40~70ml、且加入缩血管药物,以增强麻醉效果,减少出血。因此,局麻时不但切口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水肿重,且腹壁肌肉松驰不良,减慢了手术进度,延长了手术操作时间,牵拉损伤加重,局部抵抗力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增加了切口污染感染机会,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2.5 腹腔冲洗及抗生素的应用在阑尾炎手术中,腹腔冲洗主要用在阑尾病理改变复杂,有严重的腹腔感染时,冲洗出腹腔内的细菌、毒素、渗出物。冲洗液主要用0.9%NS及“0.9%N+0.5%灭滴灵”。所发生的14例术后切口感染分布及感染率表明,发生术后切口感染高低受腹腔冲洗、冲洗液选择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因素影响。腹腔冲洗时,使已局限的感染随冲洗液扩散,易污染切口,形成术后切口感染。而阑尾炎感染及其术后切口感染多为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2]。厌氧菌对灭滴灵较敏感,用0.9%NS冲洗时,冲洗出腹腔内细菌、毒素、渗出物,同时也使炎症扩散,切口污染。用0.9%NS+0.5%灭滴灵冲洗腹腔,继之以0.5%灭滴灵一次性腹腔灌注,不但达到冲洗目的,且可使药液高浓度弥散整个腹腔及切口,充分杀灭残存细菌,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机会,有利于防治继发性腹腔感染及切口感染,并可减少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剂量,降低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由于阑尾在腹腔的位置、长度、活动范围不同,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症状、体征。阑尾炎病理类型复杂易变,易发生不同的术后并发症,其中常见为术后切口感染。据载;未穿孔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在10%以下,穿孔组可高达20%以上,多因手术时污染切口、存留血肿和异物、引流不畅所致[3]。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互为关联。本组14例术后切口感染因素中,阑尾的病理改变是主要原因,其影响着手术操作时间的长短及是否需作腹腔冲洗等。病理改变越复杂,手术操作时间也越长,手术时需作腹腔冲洗、引流也增多。因此,易发生切口污染,增加了术后切口感染机率。其次无菌技术的好坏、操作技能、止血技能高低、手术人员配合密切与否等因素,也影响手术质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须不断丰富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广度、深度,反复加强基本操作训练,给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诊断和科学、合理、经济的治疗方案,在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保护好切口,避免切口污染。谨慎、规范的进行缝合、止血等外科手术操作技能,消除留有死腔、血肿、异物存留等切口感染诱因,科学、合理的使用即能杀灭术后继发感染的病原菌,又不加重患者费用的抗生素及合适的给药途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7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