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11982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93例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纳福玲 金晓萍
第1页

    参见附件(2687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对193例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93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山莨菪碱与盐酸氨溴索。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山莨菪碱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有效可行的。

    【关键词】山碱与盐酸氨溴索 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127-02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非常危急的疾病,常在冬春季发病,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此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小儿,80%在1岁以下,多数在6月以下的小儿,治疗不及时可威胁小儿的生命。它不同与一般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是最小呼吸道(毛细支气管)发炎,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又叫喘憋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大多数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其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我科采用山莨菪碱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193例,病程在3~5天,临床症状:阵发性咳嗽、气促、拒食、喘憋、发作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口唇发绀、三凹征,部分有发热、心衰。双肺闻及大量哮鸣音,喘憋缓解时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胸片示:可见不同程度的阻塞性肺气肿及点片状阴影。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小于6月74例,6月~1岁20例,1~2岁6例;对照组93例,男64例,女29例,年龄小于6月71例,6月~1岁18例,1~2岁4例。

    1.2 诊断标准 以《实用儿科学》的诊断为标准。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化痰,氧流雾化吸入,平喘,镇静,合并心衰的纠正心衰。 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山莨菪碱0.2-0.3mg/kg/d, 同时用盐酸氨溴索,剂量:1岁内15mg/d,分2次静滴,1岁以上15mg/次,1日两次,疗程3~5天。

    1.4 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①显效:治疗3天内咳嗽、喘憋消失,双肺哮鸣音及湿罗音基本消失;②有效:治疗3~5天后,咳嗽、咳痰、喘气明显好转,肺部哮鸣音、湿罗音减少但未完全吸收;③无效:治疗5天后症状、体征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2.2 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62例占62%,有效35例占20.9%,无效3例占3%,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36例占38.7%,有效例占50.5%,无效10例占5.4%,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下表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注:x2=11 x2> x20.05(2) p<0.05

    3 讨论

    3.1 毛细支气管炎是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下呼吸道感染,该病仅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直径75-300um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它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占80%或更多,其他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少数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病毒感染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较多,加上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官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炎症可累及肺泡壁和肺间质,故它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另外,由于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是气道相对狭窄,粘膜柔嫩,纤毛运动差,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的支撑作用,发病后也极易导致肺通气障碍;病毒刺激机体发生Ⅰ型变态反应,在IgE参与支气管壁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具有活性的炎性介质,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导致呼吸道狭窄,气流受阻。

    3.2 山莨菪碱为M胆碱受体阻断剂,可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加快肺循环血流速度,减轻支气管粘膜水肿,缓解微循环障碍,改善供血供氧情况;抑制大脑皮层网状结构,使患儿处于深睡状,降低耗氧;增加肾血流量,促使排尿,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淤血,可明显促进染患儿的炎症消散,加速患儿症状体征的消失。

    3.3 盐酸氨溴索具有粘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并可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和纤毛正常功能的恢复,加速粘膜纤毛运动,从而维护呼吸道的自净机制;盐酸氨溴索又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H2O2,抑制溶酶体释放,清除氧化物H - 、次氯酸(HOCl),减弱气道高反应性;盐酸氨溴索还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白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白三烯,减少嗜酸粒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并能明显抑制组织胺诱发的气道平滑肌收缩。盐酸氨溴索的抗氧化、抗炎作用有利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气道炎症,促进毛细支气管炎的恢复。另外,RSV感染可造成肺实质损伤引起肺泡损伤、塌陷,导致肺泡Ⅱ型细胞产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减低[4] 。而氨溴索能刺激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及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止肺泡萎陷,提高肺顺应性,减少肺不张。

    3.4 全国小儿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追踪随访,发现其中有20%~40%的患儿以后发展为小儿哮喘。

    3.5 山莨菪碱与氨溴索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协同作用无任何毒副作用,能明显缩短病程,疗效显著,减少患儿并发症,此方法应予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8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