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骨伤科卧床病人压疮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2685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伤科卧床病人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的166名骨伤科卧床病人,对采用压疗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危险程度评分在l0~l7分之间的病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第5天和第6天压疮危险度评分和第1天比较,中高度危险病人减少,无压疮发生危险病人增多 (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伤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关键词】骨折 压疮 卧床 局部自我减压 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195-02
压疮(pressure sores)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易发生在一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大一部分病人由于骨盆骨折、牵引、手术等限制翻身,导致压疮发生的几率非常大[1]。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对166例长期卧床住院病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以预防压疮,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骨伤科住院的患者166例,其中男75例,女91例;年龄36~90岁,平均54岁;其中骨盆骨折病人21例,股骨颈骨折病人5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47例,股骨干骨折病人25例,腰椎骨折病人21例;病程2.0~6个月,平均60d。
1.2 护理干预
1.2.1 加强基础护理落实,保持皮肤干燥和完整性。每天协助病人用温水清洁皮肤1—2次,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做到“五勤”:即勤擦洗、勤更换、勤翻身、勤按摩、勤检查。受压部位垫以水垫,可降低局部温度、病室温度18~24°最适宜,避免病人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汗出者及时擦干汗液。使用便盆时,避免生拉硬拽,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布垫,以免擦伤皮肤。大小便失禁病人垫以纸尿布,及时更换,及时抹洗。清洁的皮肤上勿用粉剂,因遇汗液后会堵塞毛孔,影响皮肤呼吸。特别是大小便失禁者,在其会阴部使用油性液体或膏体保护,但不易使用粉剂。对于关节突出部位可加垫软枕,但是禁用气圈或环状点,因为环状垫不能有效减压可能造成新的受压。
1.2.2 加强营养,可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根据病人的情况结合病情,制定结构比较合理的膳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合理供应。口入营养是最经济有效的营养途径,每日要选择新鲜有营养的食物补充,少食多餐,每日5-6餐。
1.2.3 加强健康教育,做好情志护理,消除不良情绪,使病人以轻松、愉快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以达到预防压疮的发生。
1.2.4 加强对牵引病人的巡视,避免皮肤牵引带或固定带与皮肤直接接触,或在易卡处放置海绵垫或纱布,减轻局部受到的压力。
1.3 压疮评估方法 [2] 利用国际通用的压疮Braden评分表lI对入院患者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进行评估。总分<12分,预示有压疮发生的高度危险;12~14分为中度危险;15~17分为轻度危险;≥l8分认为无压疮发生危险。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见表1
表l 166名病人第l-6天压疮评估Braden得分情况比较 例
注:第5天与第1天相比,p=0.025;第6天与第1天相比,p=0.0l。
3 讨论
压疮(俗称褥疮)是由于病人感觉部分丧失,长期卧床或者坐着不变换体位,骨突起部分压迫皮肤,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造成坏死而引起的。如果不及时更换体位,坏死可发展到深层组织,侵害肌肉、肌腱和骨头,坏死组织可以发生感染,病人全身情况也随之恶化,会引起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严重可危及病人生命[3]。压疮多见于昏迷及瘫痪病人,卧床不起,体质衰弱的病人骨折后长期固定或卧床的病人。系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而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临床上多见于以下三类病人:昏迷及瘫痪病人、卧床不起体质衰弱的病人、骨折后长期固定或卧床的病人。95%以上的褥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隆突上。67%的溃疡发生于髋及臀部周围,29%发生于下肢。比较典型的褥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及外踝。这些解剖部位是患 者经常不变换体位时产生褥疮最危险的部位[4]。
卧床时局部组织受压, 毛细血管血流受到压迫的结果是组织缺血及低血氧(缺氧)。解除压迫血流又进入组织,受压区域变得充血,这种现象叫做反应性充血。原因是局部发红突出,机体向缺血的组织供氧。局部血管扩张的防护机制是对缺血短时发生自然代偿的反应。在达到危急时界限前如果解除压迫并经过反应性充血,就可以恢复已遭受损害的循环。如果组织受压大于4.25kpa的压力作用于毛细血管时间较长,血管就发生萎陷并形成血栓。持续压迫阻塞血流,干扰淋巴循环,组织丧失氧(O2),营养素及代谢受阻。细胞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导致组织酸中毒,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增加,产生水肿,而最后细胞发生死亡,再修复已成不可能[5]。 正常机体,通过感觉系统在产生缺血之前检测持续性局部压力。一个人有完整的神经系统对局部压力起代偿作用,并在坐、站、甚至睡觉时常常改变重力。经过反馈机制开始运动神经的活动改变身体位置,并解除骨隆突之上的压力。熟睡期的运动研究表明,健康人每15分钟经常性地改变体位。barbenel et al认为运动性减少是褥疮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40岁以上的患者一夜运动计数测定认为其产生褥疮的危险性高,结果表明,病人入院后第3天晚间,机体的运动次数逐渐减少。逻辑上是不活动或不能运动的病人,不解除压迫就会导致组织产生溃疡[6]。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采用压疗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危险程度评分在l0~l7分之间的病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第5天和第6天压疮危险度评分和第1天比较,中高度危险病人减少,无压疮发生危险病人增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伤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郑晓静.褥疮预防的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8,4(6):40~41.
[2] 王虹,陈红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8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