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11251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何金华 梁慧芬 李鸿云 王明海
第1页

    参见附件(4094KB,3页)。

     1.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Pearson多元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表1 不同性别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x±s)

    注:* P<0.05

    由表1可见,父亲的拒绝、否认与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存在性别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性别初中生人格特征的比较

    表2 不同性别初中生人格特征的比较(x±s)

    注:* P<0.05

    由表2可见,神经质因子存在性别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人格特征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表3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人格特征各因子的相关性(r)

    注:* P<0.05

    由表3可见,精神质和神经质与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呈正相关,与情感温暖因子呈负相关;内外向与父母情感温暖、偏爱被试呈正相关;掩饰度与父母情感温暖呈正相关,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呈负相关。

    3 讨论

    父母的教养方式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可直接塑造子女心身发展的轨迹,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发生均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11]。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个性;父母过于惩罚、严厉,过分保护、溺爱,以及拒绝否认的养育方式对子女的人格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12]。儿童长期不良的养育方式之中可导致成年期的人格障碍[13.14]。

    本研究发现,初中生精神质和神经质与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呈正相关,与情感温暖因子呈负相关;内外向与父母情感温暖、偏爱被试呈正相关;掩饰度与父母情感温暖呈正相关,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呈负相关。这与国外的研究基本一致[15,16]。

    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是造成子女心理、人格、精神、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17-19]。父母应多关注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变化,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足够关注的同时,父母要努力营造平等、和睦、民主的家庭气氛,改变不良的教养方式,多给孩子理解、信任、鼓励、肯定和表扬,少些埋怨、惩罚和责备,使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健全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Domenech Rodríguez MM, Donovick MR, Crowley SL. Parenting styles in a cultural context: observations of "protective parenting" in first-generation Latinos [J]. Fam Process, 2009, 48 (2): 195-210.

    [2] Kendler KS, Sham PC, MacLean CJ, et al. The determinants of parenting: an epidemiological, multi-informant, retrospective study [J]. Psychol Med, 1997, 27(3):549-563.

    [3] Laura H, Weiss J.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types and older adolescents’ personality, academic achievement, adjustment, and substance use [J]. Child Dev, 1996, 67(5): 2101-2114.

    [4] Arrindell WA.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an inventory for assessment of parental rearing practices. A Dutch form of the EMBU [J]. Acta Psychiatry Scand, 1983, 67(3):163-177.

    [5] 钱铭怡等.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 1996; 10 (2): 58-59.

    [6] 王中会,罗慧兰,张建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 2006, 14: 315-317.

    [7] Hatzichristou c, Papadatos Y. Juvenile delinquents’ perceptions of childhoo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09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