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37953
冠心病危险因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邓于亮
第1页

    参见附件(2298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整理我院心内科住院冠心病患者23例的临床病例,包括了急性心肌梗死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1例。手术后住院1~3个月,出院随访6~12个月,综合患者自身因素、检查结果及合并症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情况,采用回归性分析方法。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心功能不全、左心室肥厚、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胆固醇、糖尿病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一定影响。结论 明确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一步治疗及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关键词】冠心病 危险因素 经皮冠脉介入 预后 影响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007-02

    Coronary risk factors on prognosi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fluence

    Deng Yu Liang

    (Yingshan LaoLing Center Hospital, Nanchong, Sichuan, 6377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n the prognosis. Methods The order of Cardiology in our hospital 23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cases, including 12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stable angina in 11 cases. 1 hospitalized after surgery to 3 months, discharge followed up for 6 to 12 months, integrated patient's own factors, test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the use of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Results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o heart failur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hypertension, high cholesterol and high cholesterol, diabetes mellitus 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have an impact. Conclusion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n by step provide the basis for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rognosis influence

    冠心病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疾病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作为冠心病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展近些年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得到了长足的提高。本研究旨在明确冠心病的哪些因素对精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预后有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2月心内科的住院患者23例,临床均有胸痛的变现,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1例,年龄在45~73岁,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5例。AMI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明确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有心电图的动态改变;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3]: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及其特点,发作时的体征和发作时心电图改变以等,综合判断。

    1.2 方法 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根据以往病史及相关危险因素检查记录合并症:合并有左心室肥厚10例,心功能不全4例,高血压18例,高血脂8例,高胆固醇7例,糖尿病4例,有些患者合并2项或3项。在征求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行常规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均达到了手术成功标准。所有患者术后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药物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综合患者自身因素、检查结果及合并症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情况,应用相关电脑软件进行回归性分析处理。

    2 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后住院1~3个月,出院随访6~12个月,记录患者有关胸痛、胸闷和气急的情况,行常规检查;列出患者的合并症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特点(n=23)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心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PCI已经以其很快的发展速度成为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已经被列为介人心脏病学的主要内容。此法具有诊断明确、疗效显著、而创伤性小、恢复时间短的特点。但是由于冠心病存在诸多危险因素,而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预后产生影响。

    冠心病男性患者发病较女性多,发病年龄也比女性早。本组以男性患者居多,合并有新功能、三高、周围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在以往有许多临床的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程度进行了分层,本组急性心肌梗死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1例,都属于轻度。近期有相关文献[4]报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了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而使得心肌的血供减少,从而引起了胸痛、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冠状动脉闭塞而造成心肌坏死,使得心功能受损,甚至严重时出现死亡。

    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临床案例十分常见,所以非常有必要及早的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的PCI术可以让狭窄的冠状动脉通畅,而心肌血流灌注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对缺血的心肌提供充分的血流,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血供,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年龄、自身身体情况与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主要包括人群的个人因素、疾病本身、合并症等多方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9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