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37630
浅析63例用肾炎丹治疗慢性肾炎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王显忠
第1页

    参见附件(1294KB,1页)。

     【摘要】目的 讨论肾炎丹治疗慢性肾炎,对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肾功能不全,临床应用。方法 随即2组对照来了解肾炎丹治疗慢性肾炎的治疗效果, 其中63例慢性肾炎用肾炎丹治疗,男34例,女29例;年龄20~60岁,平均51岁,结果 用肾炎丹治疗的患者有48例显效,14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 通过对照用肾炎丹治疗慢性肾炎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肾炎 肾炎丹

    中图分类号:R6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298-01

    慢性肾炎是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最终发展成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临床虽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损害为基本表现,但由于病理类型及病变阶段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疾病的表现多样化。临床治疗随肾脏病理诊断技术的发展,也已有了新的飞跃,从单纯降压、利尿发展到逆转病理类型变化,保护肾脏功能状态,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凝药等临床应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副反应。

    本院制剂肾炎丹为主治疗慢性肾炎63例,并与以苯那普利为主的西药综合治疗对照,以蛋白尿作为主要的指标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110例,采集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男34例,女29例;年龄20~60岁,平均51岁;病程2~20年;农民36例,干部13例,工人11例,学生3例;合并肾功能不全13例,24 h尿蛋白总量均超过正常,血浆蛋白低于正常15例,电解质紊乱4例;病理类型:系膜增生为主20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4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6例、增生硬化性2例、中晚期膜性肾病5例,余者未作病理检查。对照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20~60岁,平均50岁;病程2~20年;农民18例,干部6例,工人20例,学生3例;合并贫血16例,合并肾功能不全5例,24 h尿蛋白总量均超出正常,血浆蛋白低于正常9例,电解质紊乱3例;病理类型:系膜增生为主15例、系膜毛细血管肾炎5例、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4例、增生硬化性1例、中晚期膜性肾病4例,余者未作病理检查。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肾炎丹(黄芪、白术、茯苓、熟地黄、川芎、菟丝子、杜仲、金樱子、丹参、赤芍、益母草、大黄、茵陈、石韦、车前子、甘草、芡实等,每次9 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口服苯那普利20 mg/d,控制蛋白尿、降压;血压仍高者加氨氯地平5 mg/d;水肿轻者予双氢克尿噻50 mg/d,较重者速尿40 mg/d,阿司匹林100 mg/d。2组均以60 d为1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拟定标准。痊愈:尿常规检查蛋白转阴或24 h尿蛋白定量正常;显效: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2个“+”或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40%;有效: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1个“+”或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40%;无效:尿蛋白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2组慢性肾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2 2组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血压、血肌酐变化比较(x±S)

    注:与治疗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临床应用

    3.1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 主要临床表现水肿加重,尿检查异常,如血尿、蛋白尿。慢性肾炎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多数慢性肾炎病因不清楚,虽然起始于免疫反应,但一些特殊介质的参与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隐匿起病和缓慢进展的病变过程中,慢性肾炎可经历数次急性发作过程。临床观察造成其病情急剧变化的原因首先是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中医学认为风湿热毒侵袭是主要病因,水肿的发生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其标在肺。肺主散布水津,即是上焦的气化作用的具体体现。外邪诱发水肿复发或加重以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为先,所以治疗用药在肾炎丹原方基础上,去滋补之熟地黄、杜仲、菟丝子等,加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之品,如连翘、金银花、白花蛇舌草、蝉蜕、漏芦、鱼腥草等。鱼腥草入肺、肾、膀胱经,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上可洁水源,开水闸,宣降肺气,通利水道,下能疏泄膀胱,清热利窍,配伍连翘、金银花等用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风水相博之水肿有较好功效。

    3.2 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部分可继而出现肾小管功能不全,浓缩排泌功能异常,临床表现可见少尿或无尿,亦有部分患者尿量可,但尿比重低,恶心、呕吐、纳呆、乏力、肌肤甲错、瘙痒难忍,且大便干结,排出不畅或几日一行,类似中医“关格”。病机乃湿浊溺毒阻遏三焦气机,此时需加大肾炎丹原方中大黄用量。大黄能推陈致新,去尘垢而安五脏,大黄与甘草配伍即《金匮要略》大黄甘草汤,对湿浊久滞化热、胃肠实热之食入即吐等症有较好疗效。加冬虫夏草益肾补肺,炮穿山甲宣通脏腑,贯彻经络,用之一补虚一行滞,而畅通气血,开二便秘闭。

    慢性肾炎患者稳定病情除药物治疗外,日常调护也很关键。要点如下:①对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不全者,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②适当限盐,一般每日3 g左右,对肾功能不全患者控制蛋白质入量或补充必需氨基酸,对肾功能正常者可适当改变蛋白的入量,但不宜>1.0g/(kg·d),以免加重肾小球高滤过及肾小球硬化;③积极控制高血压,定期检测,适时调整用药;④虽然慢性肾炎病因尚不清楚,但上呼吸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无疑可诱发急性加重,应尽快控制;⑤适当患者健康教育,避免患者多方求药、用药过滥,从而导致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加重肾损害。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9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