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162541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6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陈少娟
第1页

    参见附件(2863KB,2页)。

     【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68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使用宫腔镜进行诊断,回顾性分析其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使用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诊断,结果为黏膜下子宫肌瘤11例,子宫内膜癌3例,子宫内膜息肉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3例,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6例,节育环嵌顿6例,检查阳性率为80.9%,55例被检出的患者中37例行诊断性宫腔镜刮宫术,检查同时定位进行组织活检,11例经检查后采取硬膜外麻醉下的宫腔镜电切术,7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行子宫切除术,随访一年,无复发案例。结论 应用宫腔镜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可对宫腔内的病理与生理变化作直接检视,发现有宫腔内病变,可进行同步定位切除及进行组织活检,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微创,能早期发现宫颈管及子宫内膜的病变,联合病理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价值。

    【关键词】宫腔镜 诊断 异常子宫出血 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029-01

    子宫异常出血为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由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及子宫感染等因素导致,传统诊断方式一般采取B超检查及诊断性的刮宫,但通常难以明确其病因,容易造成漏、误诊。宫腔镜检查(hysteroscopy)是一种通过膨宫介质来扩张宫腔后,使用透镜和纤维导光束向宫腔内导入冷光源[1],对宫颈管及宫腔内组织结构直视检查,并针对病变组织进行定位取材送检,并可在直视下行宫腔内的手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的新型诊疗方法,本文通过观察探讨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其临床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68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35.5岁,异常子宫出血时间为15~35天,平均天数22.5天,事先均经过B超与妇科常规检查,排除生殖道炎症,使用宫腔镜进行诊断,回顾性分析其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检查方法 (1)患者于月经干净一周后,可行宫腔镜检查,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铺设无菌布,使用阴道窥探器将宫颈充分暴露;(2)外阴及阴道再次消毒后,使用宫颈钳夹持宫颈,经探针测量宫腔内深度及方向,将宫颈扩张至大于镜体外鞘的直径半号;(3)连接膨宫泵与通液体,将压力调至100mmHg并排尽灌流管内空气,随后往宫内注入5%的葡萄糖溶液,同时把宫腔镜缓缓插入宫腔内;(4)对宫腔内的血液及液体冲洗干净为止,将液体流量调整,使宫腔内压满足所需的压力,让宫腔充分扩展后能清晰检视宫颈管及宫腔内情况[2]。

    1.3 治疗方法 宫腔镜直视下的明显病灶可同步采取硬膜外麻醉下的宫腔镜电切术,若病灶较大、黏膜边界不清或不好剔除,可行诊断性宫腔镜刮宫术,检查同时定位进行组织活检,针对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等恶性病变可行子宫切除术。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使用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诊断,结果为黏膜下子宫肌瘤11例,子宫内膜癌3例,子宫内膜息肉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3例,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6例,节育环嵌顿6例,检查阳性率为80.9%,55例被检出的患者中37例行诊断性宫腔镜刮宫术,检查同时定位进行组织活检,11例经检查后采取硬膜外麻醉下的宫腔镜电切术,7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行子宫切除术,随访一年,无复发案例。见表1

    表1 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诊断结果

    由表1可见,粘膜下子宫肌瘤与节育环嵌顿的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依次为X2=50.00,16.68,54.61,28.57,39.95,P<0.01),其中检出率最低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临床上一般认为是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及子宫感染等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传统的诊断方式一般是采取B超检查及诊断性的刮宫,因此,通常难以明确其病因,容易造成漏、误诊。近年来,临床上推广应用的宫腔镜方法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宫腔镜可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粘连及子宫异物等进行诊断,但患有急性盆腔炎或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急性发作期等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禁止进行宫腔镜诊治[3]。

    本研究中发现,使用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诊断,检查阳性率为80.9%,粘膜下子宫肌瘤与节育环嵌顿的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其中检出率最低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于子宫宫腔内难以被发现的较小病变,使用超声检查也未发现的宫内异常或无法排除其是否存在宫腔内小的占位病变等,皆可通过宫腔镜检查直视下清楚了解宫腔内的情况,准确判断宫腔内的占位病变大小、范围、部位及形态等,检出率高,诊断准确性强,明显优于传统的检查手段,能有效地减少作诊断性的刮宫检查,减少患者的痛苦,并有效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4]。另外,宫腔镜的一大优势是诊断的同时可同步治疗,将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可充分了解宫腔内的占位性病变的具体情况。如其侵入子宫肌层的范围、大小、深度,以指导临床合理对症治疗,并且宫腔镜检查在B超的监护下,能有效避免检查的操作导致子宫穿孔,还可对于可疑的病变取其子宫内膜组织送检,进一步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因为经腔镜下所获取的病变位置的内膜组织,才符合病理学检查的病理标本要求[5]。宫腔镜通过直视宫腔内的生理、病理的变化,明显病灶可同步采取硬膜外麻醉下的宫腔镜电切术,若病灶较大、黏膜边界不清或不好剔除,可行诊断性宫腔镜刮宫术,检查同时定位进行组织活检,针对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等恶性病变可行子宫切除术,诊疗同步完成,能及时处理病变。

    综上所述,应用宫腔镜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可对宫腔内的病理与生理变化作直接检视,发现有宫腔内病变,可进行同步定位切除及进行组织活检,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微创,能早期发现宫颈管及子宫内膜的病变,联合病理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价值。

    参考文献

    [1] 司守娜,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6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