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343KB,1页)。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方法,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10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吡格列酮治疗,随访半年,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记录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观察组中痤疮改善14例,多毛改善18例,月经规律并恢复正常排卵40例,两组组内及组间的治疗前后睾酮、空腹胰岛素、黄体生成激素及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存在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PCOS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吡格列酮治疗的疗效,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087-0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属于一种以病因复杂多样及多态性为特点的内分泌综合征,是妇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以雄激素过多与持续无排卵(chronic anovulation)为主要临床表现,从而引起育龄妇女的月经出现紊乱。本文通过观察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方法,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10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者,年龄25~35岁,平均年龄(24.31±7.23)岁,所有患者空腹测量血糖,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在15 U/L以上,采血前均无对胰岛素分泌及激素类药物等治疗史,采用PCOS的诊断标准[1]将其分类:(1)月经稀发,有或无排卵;(2)表现高雄激素症、多毛、痤疮等;(3)B超检查显示多囊卵巢中每侧卵巢的卵泡直径在10mm≤10-12个和(或)卵巢体积≤2-9mm,患者只要符合上述两项以上(包括两项),并将其它原因排除后,即可确诊为高雄激素症。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吡格列酮治疗,随访半年,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记录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从年龄、性别、分类及临床表现等各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月经干净后3天单纯使用吡格列酮治疗,30mg/d,1天2次,连续服药21天,停药后月经来潮或撤药性出血后3天,再次开始下一周期,持续治疗半年,观察病情发展,记录相关数据。
1.2.2 观察组 月经干净后3天使用吡格列酮治疗,30mg/d,1天2次,连续服药21天,停药后月经来潮或撤药性出血后3天,再次开始下一周期,持续治疗半年,在此基础上口服500mg二甲双胍,一天3次,持续3个月为一个疗程[2],观察病情发展,记录相关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单位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6个月,观察组中痤疮改善14例,多毛改善18例,月经规律并恢复正常排卵40例,两组组内及组间的治疗前后睾酮、空腹胰岛素、黄体生成激素及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存在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服药后临床表现比较
*为两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为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情况比较
*为两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为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3.1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分析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为以下几个方面:(1)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发生异常: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增高,从而促进L H过度分泌,引起卵巢中产生的雄激素形成酶的细胞色素(cytochromep-450c17)出现功能性的失调,导致卵泡在发育中却发生闭锁的现象,最终促使卵泡膜与卵巢间质产生过多的雄激素;(2)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3]:约比例在30%~45%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皆有不同程度的肥胖,同时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也因为胰岛素过度分泌,对卵巢内对应功能的受体产生影响,使局部雄激素的分泌增加,将卵泡过早地催熟,最终形成的是无优势的卵泡;(3)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脱氢表雄酮(DHEA)和脱氢表雄酮硫酸盐(DHEAS)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占50%的比例左右,临床上一般认为与PCOS患者体内的肾上腺素中增强合成甾体激素的关键酶的活性、增高肾上腺素细胞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CH)的敏感性等生理作用改变有关,导致功能发生亢进。
3.2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的口服降糖药物,其主要功效是对全身的胰岛素起增敏的作用。药理机制是通过抑制肝脏产生葡萄糖,使肠道内吸收葡萄糖的作用降低,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但对于正常人不会起降血糖的作用,并可增强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快外周组织吸收及利用葡萄糖。二甲双胍除上述作用外,还具有能通过将血浆中的炎症因子及脂肪细胞因子降低,从而使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得到改善。
吡格列酮是属于噻唑烷二酮类的药物(T2Ds)。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r)激动剂,具有PPARr的高度亲和力,Kd=40mmoL/L,通常临床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可通过结合视黄醇x受体与核受体-PPARr形成二聚体,对靶基因起作用,通过启动PPRE对一系列的特定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其中包括TNF-α、瘦素、抵抗素及脂联素等,加快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增高成熟脂肪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及抗炎作用等。因此,脂肪组织是吡格列酮的主要作用部位,能有效增高骨骼肌等外周组织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3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