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88927
益气温阳法为主辨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莫世平 毛以林
第1页

    参见附件(3771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以益气温阳为基本方法辨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各30例,观察3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结果 用药后3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改善更为明显,但是与西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温阳法为主辨证治疗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阳气虚衰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不差于西医治疗。

    【关键词】心绞痛 阳气虚衰 益气温阳法 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106-02

    我们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绝大部分属于阳气虚衰证,主要症见胸闷气短,心中空虚,惕惕而动,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除此之外或兼胸部刺痛、或下肢浮肿或腹胀、便秘等症状。而极少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就算出现失眠多梦口苦咽干等症状也为虚实夹杂、或多或少兼有阳虚。现代临床研究以益气温阳为基本方法治疗胸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所以我们临床以张锡纯的升陷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心绞痛,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分度分级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症心痛协作组制定的标准[3]。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

    1.2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为心绞痛,中医为胸痹,年龄l8~65岁。每周发作次数在2次以上者,即可纳人观察。

    1.3 排除标准 凡隐匿性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中度以上高血压 ,(160/90mmHg)、严重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肝肾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精神病,18岁以下65岁以上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影响疗效及安全性评估等均予以排除。

    1.4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选择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30例,在性别、年龄、病程、首次发病与复发、心绞痛程度分级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时间从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见表1)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组予升陷汤加减 黄芪(30克)白参(15克) 炙甘草(15克) 升麻(3克) 柴胡(5克)阳虚盛者加制附片(5~10克),血瘀者加田三七粉(5克)冲服,痰饮盛者加法半夏、陈皮、瓜蒌皮、瓜蒌仁各10克,下肢水肿者加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各10克。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药制剂室煎药机煎煮,规格为150ml/袋,每次1袋,每日2次。

    2.2 西医组按2007年冠心病指南[5]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0 mg,口服,每日2次,肠溶阿斯匹林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阿托伐他丁钙片10mg,口服,每日1次,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

    2.3 中西医结合组予以上中西药联用。心绞痛发作时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1.0mg(0.5 mg/片)。均以4周为l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在治疗期间停服其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

    2.4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每次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程度,硝酸甘油用量。治疗前后常规做12导联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检查,随时记录不良反应。

    2.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q检验。数据分析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心绞痛分级改善2级以上,或静息心电图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心绞痛分级改善1级或静息心电图ST段回升≥0.5 mm;无效:心绞痛分级不变或恶化,静息心电图无变化。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结果显示:治疗前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 由于少数患者依从性差,有4个患者未能完成疗程,分别是中药组和中西结合组各一个,西药组两个,选取完成疗程的患者做治疗后3组间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3组间心绞痛疗效比较

    注:3组比较,经秩和检验P>0.0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西药组与中西结合组均能明显缓解心绞痛的症状,但中药组与中西结合组对心绞痛的其他伴随症状更有益处。

    3.3 不良反应 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尿酸、电解质及血、尿常规变化均无临床意义,未发现明显其他不良反应。

    4 讨论

    心绞痛大部分属于中医的胸痹范畴,临床用中医辨证论治常能取得满意效果[6],《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阳微阴弦”概括了本病的总病机,“阳微”是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之象;“ 阴弦”是阴寒太盛,水饮内停之征, “阳微”与“阴弦”同时并见,说明胸痹心痛的病机是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博而成。而“阳微”可以导致“阴弦”,其本在“阳微”。所以益气温阳以治阳微,配合化痰蠲饮、活血化内瘀以疗阴弦气虚为治疗胸痹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钱之平,范华昌.益气温阳法治疗胸痹心痛临床疗效观察.中成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77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