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038228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終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沈晓萍 沈东英 范莹莹
第1页

    参见附件(698KB,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法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A组: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组(40例)药物流产B组: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阴道放药(40例)药物流产。同时记录服药至流产时间,产时及流产后2小时阴道流血情况。 结果 胎膜残留率、流产成功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流产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引产观察2小时出血量,两组均小于200ml。 结论 米索前列醇600ug阴道给药的引产方法是有效、安全的,适用于10~16周引产。

    [关键词]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妊娠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2008年4月至2008年 10月,我院将孕10~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80例收住入院,采用药物流产。年龄最小16岁,最大44岁,初产妇32例,经产妇48例,均为单胎妊娠。经妇科检查、B超确诊子宫大小符合停经天数。常规作白带、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无前列腺药物使用禁忌症。患者均自愿接受药物流产。

    1.2 用药方法

    1.2.1 所有对象均筛选合格。米非司酮为上海华联制药厂生产,每片25mg,米索前列醇由澳大利亚药厂生产,每片200ug 。

    A组: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组(40例)。早6时空腹顿服米非司酮50mg,晚6时服25mg,共2天,第三天早6时服米索前列醇600ug。 B组:米非司酮口服及米索前列醇阴道放药组(40例)。米非司酮服法同A组,第三天早6时常规消毒外阴和阴道后,将米索前列醇600ug放入阴道后穹隆。

    效果评定标准:1. 完全流产:A组口服米索前列醇24小时内胎儿、胎盘自行完整娩出。B组放置米索前列醇72小时内胎儿、胎盘自行完整娩出。2. 不全流产:A组或B组用药后,胎儿排出,胎盘、胎膜部分或全部残留行清宫术。3. 失败:用药72小时胎儿、胎膜、胎盘未排出。

    2 结果

    2.1 药物流产效果:见表

    例72小时后重复用米索前列醇600ug口服后流产,2例行钳刮术;B组2例72小时后重复用米索前列醇600ug阴道放药后流产,1例行钳刮术。

    2.2 服药至流产时间

    A组口服米索前列醇始至胎儿、胎盘排出的时间最快45分,最长为为24小时30分,平均排出时间6.35±2.87。B组排出的时间最快55分,最长为22小时30分,平均排出时间6.03±3.01。两组排出时间无显著差别。

    2.3 产时及流产后2小时阴道流血量及流血时间

    本组资料除3例流产失败外行钳刮术,阴道流血量达200ml外,余下77例无一例出血量大于200ml,其中最多出血达150ml,最少达15ml,平均出血量60ml。

    2.4 副作用:口服米索前列醇组有3例发热(体温 <39℃),12例腹痛,4例恶心呕吐,1例指端麻木;阴道放药组2例发热,2例腹痛腹泻。上述各种副反应均属轻中度,且在24小时内自愈,无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B组用药优点:完全流产成功率高(92.5%),而完全流产率一直是药物流产的瓶颈。米索前列醇600ug阴道给药的引产方法是有效、安全的,适用于10~16周引产。

    米非司酮是法国RousselUcalaf公司在1980年研制的一种具有抗糖皮质激素、抗孕激素作用的甾体类药物。是一种孕酮拮抗剂,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的蜕膜、绒毛组织变性;促使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导致子宫收缩;同时促进子宫颈胶原结缔组织溶解,阻止子宫胶原纤维合成,使宫颈软化、成熟,有利于胚囊及蜕膜排出。米非司酮口服吸收迅速,半合成及全合成米非司酮血药浓度达高峰时间分别为1.5h、0.8h,血药峰值分别是0.8ml/l和2.34ml/l,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首过效应。米索前列醇可兴奋子宫肌,口服30分钟后起活性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达高峰,血浆清除半衰期20-40分钟,阴道给药的生物浓度大于口服给药的3倍。米索前列醇为有效的宫缩剂,引起宫缩,使流、引产成功。

    本组资料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分口服和阴道用药组。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发现经阴道上药使药物距靶器官近,阴道吸收药物迅速,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口服用药组。从两组用米索后的副作用进行比较,阴道用药组比口服组发生副反应例数明显减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9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