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34768
无痛分娩术时卧床与行走对产程的影响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王 楠 刘相军
第1页

    参见附件(1686KB,2页)。

     [关键词] 无痛分娩术;卧床;行走

    [中图分类号] R71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方法进行无痛分娩术已得临床普遍认可,现将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注入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持续注入,给药后产妇采取卧床待产和术中行走的不同体位,旨在探讨其对产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愿接受无痛分娩术的初产孕妇,术前确定无腰麻、硬膜外麻醉禁忌证,ASA I或II足月待产孕妇38例。年龄21岁~30岁,随机均分成A、B两组(每组19例),A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后下床自由活动;B组行腰-硬麻醉后卧床待产。

    1.2麻醉方法:麻醉前开放静脉通道,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至2~3cm时,孕妇取左侧卧位,在L2~3或L3~4间隙进行穿刺。进入硬脊膜外腔后退出针芯,将腰穿针插入硬外针内穿破硬脊膜,待脑脊液流出后,针斜面向上缓慢注入0.1%的罗哌卡因2mg和芬太尼25ug混合液,约10~15s,退出腰穿针,经硬膜外向头端置硬外导管3~5cm,妥善固定。接镇痛泵,泵内采用0.1%罗哌卡因加2ug/ml芬太尼混合液共50ml。开始持续以2ml/h硬膜外给药,麻醉1h后脊麻作用即将消退时将泵速调至4~6ml/h。孕妇根据自己的感觉,自控性给药(PCA)每15min3ml。于宫口开全时停泵。蛛网膜下腔给药后所有孕妇改平卧位观察30min,麻醉平面控制在T8~T10以下,下肢肌力在4~5级,30min后,A组下床自由活动,B组继续卧床待产。

    1.3观察项目:⑴产程进展时间(min),分娩方式。⑵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按Bromage标准等级测定。⑶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低血压、头痛、恶心、呕吐)等发生例数。

    1.4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时宫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径腰-硬联合麻醉的分娩镇痛初产孕妇,第一产程时间B组明显长于A组P<0.05,宫缩素使用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表1。下床行走可以明显缩短第一产程,减少宫缩素的使用,不影响第二产程,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全部胎儿娩后后5-minApgar评分均为10分。

    3讨论

    分娩过程是初产孕妇既幸福激动而又紧张焦虑的过程。强力宫缩导致剧烈的产痛可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改变,使母婴的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干扰很大,严重者可影响母婴生命安危,药80%以上的产妇认为分娩痛难以忍受,因此,开展无痛分娩势在必行。分娩镇痛方法很多,其中腰-硬联合麻醉被认为是镇痛效果最为确切的分娩镇痛方法[1、2]。但绝大数的医院的医师行腰-硬联合麻醉后均要求孕妇卧床待产,本方法显示行腰-硬联合麻醉对下肢肌力没有影响,下床行走可明显缩短第一产程,对第二产程影响不明显。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局麻药,罗哌卡因2mg蛛网膜下腔注射只阻滞感觉神经纤维,对运动神经纤维影响很小。不影响肌力,对行走亦无影响,真正实现了可行走的分娩镇痛。芬太尼25ug复合罗哌卡因2mg蛛网膜下腔注入,芬太尼与阿片受体结合,可增强局麻药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期间保持孕妇活动能力的优点在于使产程更自然⑵,提高了孕妇的自控能力和自信心,孕妇下床活动,减少了置入导尿管的机会,减轻了护理负担,直立位可缓解疼痛,缩短产程,利于婴儿心跳和活动方式,参与分娩过程,减少宫缩素的使用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无痛分娩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8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