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18633
中药治疗胆石症138例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611KB,1页)。

     [关键词]中药; 治疗; 胆石症

    [中图分类号] R575.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10-01

    胆石症在临床为多发病,常见病,自1998-2003年间应用中药辨证治疗胆石症1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标准:均有胆石症病史。症状及体征:经彩超和X线检查确诊,其中,胆囊结石111例,肝外胆管结石4例,肝内胆管结石10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13例,其中23人合并胆囊炎,中医辨证:肝胆湿热型109例,肝郁气滞型29例,本组138例中,男45例,女93例,年龄32-65岁,平均46.3岁,病程3个月-25年。

    2 辨证分型及治疗

    2.1肝郁气滞型,症见:右胁下、剑突下作痛,痛引肩背,胸闷嗳气或伴恶心呕吐,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利胆排石,用排石汤加减:柴胡、木香、厚朴、半夏、内金、白芍、大黄、黄芩、枳实、黄连、吴茱萸、丹参、芒硝。

    2.2肝胆湿热型,症见:右胁下或胃脘部绞痛,拒按,或痛引肩背,胸腹满闷,口苦舌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干尿黄,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法:清湿热,利肝胆,行气活血,攻下排石。

    胆绞痛发作期用复方排石汤加减:金钱草,内金、柴胡、丹参、茵陈、郁金、黄芩、虎杖、枳壳、大黄、芒硝、厚朴、青皮等,恶心呕吐加半夏胆绞痛不甚或静止而湿热之症未退,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金钱草、内金、黄芩、柴胡、木桶、龙胆草、木香、泽泻、车前子、苍术、茯苓、3 疗效判定及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大便中有结石排出,彩超复查结石排尽,(2)显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大便中有结石排出,彩超复查结石大部分消失。(3)有效:症状体征部分缓解,大便有少数结石排出,彩超检查结石无明显减少。(4)无效:症状体征无缓解,彩超检查结石无变化。

    3.2治疗结果:138例患者,痊愈34例,有效53例。总有效率63.04%各部位胆系结石疗效见下表。疗程30-150天。

    4 讨论

    在治疗中根据“结者散之,坚者消之”的原则,使有形之邪得以消散。辨证用药,以达到结石变小,减少或消失的目的。

    根据患者体质予以健脾益气之品以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不仅不能消散结石反而加重病情,总之,以清、利、通、降贯穿始终,以补、柔、运、化等法为辅兼顾其他的原则,而取得较好的疗效。方中柴胡、芒硝、茵陈、大黄、金钱草、郁金、黄芩、枳壳、木香等具有明显排石,松弛奥狄仁氏括约肌及促进十二指肠蠕动的作用。茵陈、香附、大黄、黄芩、黄连、虎杖等均能增加胆汁分泌量,稀释胆液,增加胆汁排泄的作用。枳壳、青皮能使胆汁中胆酸含量增加,木香可是胆红素排泄增加,丹参通调胆总管。柴胡、黄连、黄芩又有较强退热消炎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11KB,1页)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健康月刊·A版》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