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196789
医学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A版》 2011年第7期
     [摘要] 当前,医学院校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不感兴趣,导致计算机实践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双主体教学法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改革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双主体教学法; 医学专业; 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286-01

    医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程度变得越来越高,因此,高等医学院校不断加强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力求使学生能够学到对以后工作有用的计算机知识。在需要借助计算机处理的医药卫生领域中,其信息一般有两类: 一是与医药专业、医疗过程的相关信息;二是非医学性质的信息,比如管理信息、卫生保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等等。

    1 医学类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 对于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首先要明确学习计算机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工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用它来处理日常工作以及将来的科研课题,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问题,学会操作计算机并把它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与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进行应用开发[1]。

    2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计算机技能现状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处于盲目、被动地听、记、答、背、做的现象。教师过多地包办代替、仔细的“搭桥”、铺垫,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