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第1页 |
参见附件(2892KB,2页)。
[关键词] 急诊科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 调查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给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患者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有突发事件多、人员流动大等特点,挑战和压力给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为进行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和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名护士,其中男护士5人,占10%;女护士45人,占90%;初级护士20人,占40%;护师28人,占56%;主管护师2人,占4%;未婚的护士24人,占48%;已婚的护士26人,占52%。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自制的护理人员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诊科护士50人进行调查。通过发放问卷,解释并取得调查对象的信任,调查对象本着自愿的原则填写,当场回收,回收率100%。《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是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鉴别及团体心理卫生普查时实用、简便而有价值的量表。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包括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内容,可以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通常是评定一周以来的心理健康状况。分为五级评分(从0-4级),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该量表包括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总症状指数是指总的来看,被试的自我症状评价介于“没有”到“严重”的哪一个水平。总症状指数的分数在0-0.5之间,表明被试自我感觉没有量表中所列的症状;在0.5-1.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点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在1.5-2.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在2.5-3.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在3.5-4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且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阳性项目数是指被评为1-4分的项目数分别是多少,它表示被试在多少项目中感到“有症状”。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描述:护理人员一般资料,统计推断: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及各因子得分。
2 结果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2.1 护理人员总症状指数为2.1±0.57,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见表1。
表1总症状指数表
2.2 护理人员在9个因子的得分情况见表2。
表29个因子得分表
表3正常成人SCL-90的因子分常模
3 讨论 护理人员总症状指数为2.1±0.57,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护理人员量表结果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健康总分、阳性项目数、以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强迫和焦虑这两个因子较为明显。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职业,根据护理职业风险评估工具的5个维度[1]即事故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工作环境危害,急诊室护士工作中,经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是发生职业危害的高风险的人群。急诊科护士长期面对大量急、危、重患者,大量强烈的应激源导致急诊科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急诊快节奏的工作、高度的精力集中和精神紧张使护士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平静,长期如此必然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另外现在中国特殊的医患环境如医闹,给医院造成压力的同时,也给护士造成巨大的人身安全和工作压力。根据王翠萍,李秀萍[2]对90名临床一线在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职业性疲劳及心理压力者90人,占100%,突发事件导致心理压力者82人,占91%。
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女护士,这可能与男女性别有关,男护士要偏向奔放,自我调节的方式较有效,但是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初级护士较护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初级护士的操作技术还不够娴熟,出现医疗事故,护理差错的几率要大,压力也很大,影响了自身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初级护士的临床经验积累不够,处理临床问题方法欠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9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