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子痫围手术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临床价值
第1页 |
参见附件(2780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围手术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重度子痫孕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解痉、镇静和降压治疗,实验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DCI等严重并发症。同时比较胎儿Apgar 评分、重度窒息、胎儿发育受限、早产儿。结果 (1)重度子痫患者心率及血压均明显升高,且还存在着低蛋白血症和肾功能异常;(2)两组患者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血管意外发生例数无明显差别;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胎盘早剥和DCI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分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重度窒息、胎儿发育受限和早产儿例数则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重度子痫围手术期,在严密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下,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重度子痫;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14.2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重度子痫是临床上常见急重症,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主要表现为机体全身小动脉的收缩以及通透性等增加,导致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下降以及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严重影响着孕妇及胎儿的健康等[1-2]。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是近十几年来新开展的一种补液疗法,对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3]。因此,本研究拟初步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是否能够改善重度子痫围手术期孕妇及其胎儿的预后。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明确诊断为重度子痫孕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解痉、镇静和降压治疗,实验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具体方案是10分钟内给予2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重复使用,直至患者中心静脉压维持于8-12mmHg,平均动脉压为65-90mmHg,尿量大于0.5ml/kg·h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大于75%。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DCI等严重并发症。同时比较胎儿Apgar 评分、重度窒息、胎儿发育受限、早产儿。
1.3 统计方法 定性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定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P<0.05表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间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重度子痫患者心率及血压均明显升高,提示患者目前血流动力学存在紊乱,同时两组患者还存在相似的低蛋白血症和肾功能异常。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血管意外发生例数无明显差别;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胎盘早剥和DCI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注:*P<0.05 versus 对照组。
2.3 两组新生儿产后一般情况比较 由表3可见,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分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重度窒息、胎儿发育受限和早产儿例数则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度子痫孕妇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表3两组新生儿产后一般情况比较
注:*P<0.05 versus 对照组。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重度子痫围手术期,在严密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下,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孕妇胎盘早剥和DCI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孕妇心力衰竭及肺水肿的风险;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度子痫孕妇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重度子痫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为时全身小血管痉挛,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浓缩,造成全身脏器灌流减少,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母儿死亡。有研究表明,轻度先兆子痫患者血容量缺失约10%,而重度先兆子痫患者血容量缺失则可高达40%[4-5],因此,积极扩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重度先兆子痫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紊乱。Shoemake等[6]于1988年首次提出围术期理想循环状态的概念。随后许多研究在围手术期液体管理中引入了目标导向补液治疗的理念,这种治疗策略既可防止围术期血容量不足,又可避免容量过负荷导致的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孕妇重度子痫,在围手术期严密检测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下,给予目标导向补液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并不增加孕妇心力衰竭及肺水肿的发生率。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1)在严密检测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下,给予适当补液,可以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从而能够增加组织灌注,提高组织氧供,从而能够减少组织器官的缺血损伤;(2)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后,可以改善全身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以及促进肾脏的代谢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3)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以及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增加,可以改善胎儿的营养代谢,从而可以减少胎儿并发症的发生率;(4)严密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盲目的补液,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重度子痫围手术期,在严密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下,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孜,李蓉,石凌懿等.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临床界定及保守治疗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302-305.
[2] 苏碧霞,黎洁贞.产后子痫并发HELLP综合征1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05,5(5):31-3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8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