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156384
糖尿病APTT检测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赵红英
第1页

    参见附件(2876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1型糖尿病患者、40例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健康人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进行检测,将结果进行比较,水平统计学方法用t检验。结果 1型糖尿病患者的APTT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组比较(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APTT检测,可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对糖尿病的预后评估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糖尿病; APTT; 检测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微血管病变,这些病理改变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血小板功能异常及凝血和抗凝血功能障碍,出现血凝平衡失调、机体的免疫功能减退,易合并感染,进而发展为多器官功能损伤[1]。从而影响肾脏或(和)肝脏的功能,常引起血浆因子缺乏,导致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为了解糖尿病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情况,我们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进行检测。旨在探讨探讨糖尿病(DM)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现将相关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患者,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99年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2]。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在30-75岁之间,平均(45.9±7.4)。所有患者均无其他系统并发症。80例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分为40例1型糖尿病患者,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无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黏度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8-74岁。

    1.2 病例纳入标准 1)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99年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无其他系统并发症;2)1周内未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未接受血或血制品输入的患者;3)1周内未服用对凝血机制有影响的药物,如维生素K、肝素、阿斯匹林等。

    1.3 方法 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应用公司根据仪器配套的相应试剂。在抽血前一周内所有被检对象必须停用任何能够影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药物。清晨准确抽取检测对象的静脉血两份,其中一份用109mmol/L的枸橼钠(1:9)进行抗凝,2h完成血浆的分离;另一份用K2-EDTA抗凝2h内完成PLT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方法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型糖尿病患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APT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而1型糖尿病组的变化情况与2型糖尿病组的变化情况差别不明显,与正常人组进行比较,1型糖尿病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1型、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的APTT检测结果比较(x ±S)

    3 讨论 糖尿病以高血糖为特征,而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是导致高血糖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有77%的住院糖尿病患者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着一系列的代谢紊乱,糖、脂类代谢的异常能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易并发微血管病变,同时激活了机体的凝血机制,导致高凝状态,促进了微血管病变[3]。APTT是测定内源途径凝血因子Ⅻ、Ⅺ、Ⅸ、Ⅷ的活性,同时也受I、Ⅱ、V、X的影响。表1结果表明DM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TT的结果有所下降;二者降低说明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容易诱发血栓性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脂代谢异常,血脂升高,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本研究也显示,与正常组比较1型糖尿病APTT的改变比2型糖尿病更加明显(两者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1型糖尿病长期处于慢性全身器官损害演变的状态,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胰岛素的缺乏[4]。

    微血管的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与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5]。对糖尿病患者进行APTT指标检测,可以对患者的微血管病变情况进行动态的观察,及时的了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凝血活化状态和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选用抗凝药物,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杨华,郑定容,周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7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