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与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
第1页 |
参见附件(2805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对比分析X线与CT技术在脊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点。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脊椎骨折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X线与CT在临术诊治脊椎骨折中的应用,并对比分析二者的各自优缺点。结果 不同的检查手段在脊椎骨折部位及程度上敏感性及特异性有所差异(P<0.05)。结论 对于脊椎骨折患者,X线与CT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上虽然有差异,简便、经济的常规X线检查临床上可作为筛选检查手段,但CT在成像清晰率及诊断全面性上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脊椎骨折; X线; CT; 诊断价
[中图分类号] R44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随着现代人生活及工作方式和出行工具的改变,加之老龄社会的加快进入,骨科疾病尤其是脊椎骨折发病逐年上升。脊柱骨折多见男性青壮年。多由间接外力引起,为由高处跌落脊椎骨折时臀部或足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段发生骨折;少数由直接外力引起,如房子倒塌压伤、汽车压撞伤或火器伤。病情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1],治疗不当的单纯压缩骨折,亦可遗留慢性腰痛。
影像检查对于确定脊椎骨折的部位、程度及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主要是X线与CT技术,两种检查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下面就我院84例脊椎骨折患者的X线与CT影像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外科2009年2月-2011年8月脊椎骨折患者84例,其中男54例,女30例,年龄14至68岁,平均41岁。其中腰椎骨折46例,胸椎骨折32例,颈椎骨折6例.致病原因中,摔伤35例,车祸伤31例,坠落伤18例。
1.2 临床表现 均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压痛。严重者可有不全或完全瘫痪的表现。如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障碍等。
1.3 检查设备及方法 设备为飞利浦平板DR,依据部位常规摄取椎体正侧位片,必要时加拍双斜位片。CT检查采取飞利浦16排螺旋CT机,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包括损伤椎体的上下一椎体及损伤椎体的上下椎间隙,120KV,2500MA,层厚2-5mm;重建间距1.5-1.8mm;螺距1.0;分别摄取骨窗位和软组织窗位图像,重建后将薄层图像传人计算机3D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图像重建获得组合图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x±S表示,且进行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96例脊椎骨折患者X线与CT对比研究 见下表。
96例脊椎骨折患者X线与CT对比研究 [n(%)]
2.2 影像学表现
2.2.1 本组影像显示 脊椎骨折最常见的是椎体压缩骨折,好发于胸11,12椎,腰1,2椎。受损部位多涉及椎体的上部,尤以前方为甚。正位片上显示为椎体上部的塌陷,骨松质因压缩而增密,骨小梁排列紊乱。侧位片上,压损的椎体呈楔形改变,椎体的前方变狭,后方较宽,上缘向下倾斜,骨皮质有折断和凹陷现象。椎体上面的椎间隙和上面一个椎体的下缘多显示正常。椎弓和关节突骨折椎弓骨折最常见于下腰段,以腰椎斜位片观察为佳。具体为,X线平片表现:84例脊椎骨折中,X线平片检出椎体骨折数目79个,骨折线只在侧位片显示;漏诊7例。显示椎旁软组织肿胀3例,均未能直接显示脊髓损伤和韧带损伤。
2.2.2 CT表现 84例脊椎骨折中检出椎体骨折数目114个,显示骨折片移位24例,显示神经根压21例,漏诊1例,显示椎旁软组织肿大27例;显示脊髓损伤47例,未直接显示韧带损伤。
3 讨论 脊柱骨折可以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可严重致残甚至丧失生命。暴力的方向可以通过X、Y、Z轴产生诸如压缩、牵拉和旋转、侧方移动、前后方向移动,脊椎骨折可以有六种类型损伤。因此影像检查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X射线特征是波长非常短,频率很高。而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经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两者从成像特征上分析对比,X线图像可反映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密度,但没有量的概念。CT图像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还可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量的概念。两者图像相比,CT的密度分辨力高,对人体软组织也能形成对比而成像。所以,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脊髓,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
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确定损伤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目前X线摄片仍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有利于多个椎体连续性或跳跃性同时骨折的检出,特别是老年人感觉迟钝,胸腰段脊柱骨折往往主诉为下腰痛,单纯腰椎摄片会遗漏下胸椎骨折,因此必摄片部位应包括下胸椎(T10-12)在内,必要时加拍斜位片,在斜位片上则可以看到有无椎弓峡部骨折。由于颈椎前方半头尾是一种隐匿性损伤,没有明显的骨折,X线摄片检查时很容易疏忽掉而难以诊断。而且脊柱附件骨折也容易漏诊,椎管内结构损伤情况无法呈现[2]。可见X线检查有其局限性,凡有中柱损伤或有神经症状者均须做CT检查。CT检查可以显示出椎体的骨折情况,还可显示出有无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并可计算出椎管的前后径与横径损失了多少。还可清楚的显示常规X线片上重叠而不易显示的骨折,如附件骨折、骨性椎管骨折。某些脊柱后部的骨折,可以通过影像的三维重建来显示骨折线的方向,为诊断不稳定性骨折提供依据。本组84例脊椎骨折患者,通过X线与CT对比发现,二者各有优缺点。在X线与CT敏感性和特异性上无显著性差异,但X线检查者中有7例假性患者,这是由于放射线对于椎管内受压情况,有神经症状的病灶不能很好显示,同时对于一些重叠而不易显示的骨折成影模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0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