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14666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9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石庆凤
第1页

    参见附件(2907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1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经期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经间期结合内服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5.71%,对照组治愈率59.18%,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92.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且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71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56-01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多因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临床上除了有感染史外,多有月经不调,下腹隐痛或钝痛,经量及阴道分泌物增多,可继发不孕[1]。病情往往迁延不愈,不易根治,给患者造成痛苦。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途径,2009年1月-2011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98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96例,年龄20-45岁,平均34岁,病程2-10年,平均4.5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常在劳累、受凉后、月经期、性交后加重;白带增多,且有异味,经量较未病时变化明显(有的增多,有的减少),有的出现痛经,自感神疲乏力,劳动后加重;妇科检查可见子宫多呈后位,或有压痛,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附件区可触及有条索状包块,有明显压痛,或在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子宫骶骨韧带增厚,触痛。超声检查可见盆腔积液或附件区囊性包块。均符合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2]。用药前均无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治疗前1个月未用任何抗生素或阴道冲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经期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3g,甲硝唑葡萄糖液250mL,1次/d[4]连用5d,巩固2个疗程。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改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月经干净后加用中药治疗,药方为:蒲公英15g,地丁15g,桃仁1Og,败酱草25g,乌药1Og,益母草20g,白花蛇舌草3Og,当归10g,随症加减,以上药用水煎服,1剂/d,2次/d,10d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均无异常,6个月内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缓解,体征好转,超声检查未见盆腔积液及包块,或包块明显缩小,病情稳定;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减轻,超声检查前后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3.1统计软件,百分率的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5.71%,对照组治愈率59.18%,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92.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主要包括输卵管炎、输卵管脓肿、盆腔腹膜炎、子宫内膜炎[3]。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盆腔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由于慢性炎症的浸润导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局部增厚、粘连,甚至组织挛缩,压迫神经纤维[2]。引起盆腔炎的原因有: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妇科手术后感染;也有患者经期限不注意卫生或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等。病原菌主要是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由于引起慢性盆腔炎的菌群复杂,虽然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可达到有效的抗菌消炎作用,但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同时由于盆腔所处位置被结缔组织包裹,血液循环不畅,也影响了抗生素的使用效果。

    中医学认为妇女经期、产后、血室正开,摄生不慎,经期同房或盆腔手术消毒不严均可导致湿热之邪入侵胞宫胞络,阻滞气机,冲任不调,瘀阻于内。故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温经止痛之法。方中桃仁、乌药、当归、益母草活血散结,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蒲公英、地丁清热解毒,消瘀散结。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清热消瘀之功。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愈率85.71%,对照组治愈率59.18%,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9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0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