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93044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区秀娟 谭志红
第1页

    参见附件(2876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采用护理干预,并与之前同期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治疗与康复过程进行全方位干预,总有效率大大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胸痛的发生次数,从而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096-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的危急重症,患者往往起病急,病情变化快[1],患者大多同时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和心衰,是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容易引发心脏猝死,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胸骨后疼痛、胸闷。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及针对性护理干预[2],可以减少患者心肌梗死范围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2010年6月起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了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本组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61.5±19.5)岁;同期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0.5±19.5)岁;二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各基础疾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本组8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具体为入院常规健康教育,遵医嘱给予治疗及常规护理,病情好转出院时进行出院用药指导,并指导患者定期来医院复查。

    1.2.2 干预组护理方法 本组86例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护理干预,首先,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疾,病情突然,多数患者必然会产生紧张、恐惧、悲观等负性情绪,因此,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及时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护士应就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及疾病相关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简单的讲解,使用患者及家属有心理上准备,并采用通人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情绪在心血管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使患者明白情绪是影响治疗及康复的关系对的重要因素,从而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其次,常规护理干预:①发病后l-3d要对患者的活动度进行限制,同时协助患者做翻身动作,以免用力过大加重心脏负荷;②早期叮嘱患者不能离床,护理患者适应在床上大、小便,同时预防便秘,防止因过大致心绞痛的发生;③指导患者饮食,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多进食易消化、低脂、低盐食品,并强制戒烟,避免给心脏造成负担。第三,疼痛的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为有压榨感和疼痛,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对患者疼痛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在疼痛时给予持续吸氧,提高血氧浓度,必要时可给予吗啡和杜丁止痛,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和面色的变化,防止呼吸循环因药物影响而受抑制。第四,康复期护理干预,患者病情稳定后进入康复期,由于卧床时间长,多数患者容易造成食欲减退,胃肠蠕动减慢,且该病以老年人为主,因此极易造成便秘,如果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大,极易导致血压迅速上升,脉搏加快,加重心脏负担,心律失常甚至会发生死亡。因此,康复期的护理干预及出院指导很重要,同时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1.3 效果判定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胸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8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胸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减少≥50%<80%;无效:未达上术标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治疗与康复过程进行全方位干预,总有效率大大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二种护理方法护理后患者效果比较[例,%]

    注:和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发展快,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因此,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从2010年6月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我院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情况显示,显效52例,占60.47%;有效23例,占26.74%;总有效率87.21%,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66.25%),结果提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

    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血与心律失常是护理的关键[3-4],因此,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也应围绕这二个主要问题进行,我们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通过健康教育与沟通,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改善负情情绪对病症的影响,其次对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的各方面进行全面干预,如早期卧床,防止便秘、饮食指导等,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Schultz M A,Van S G,Litwin M S et a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7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