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护理管理措施在降低门诊输液室给药风险中的作用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护理管理措施在降低门诊输液室给药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09年度输液室发生护理缺陷的相关风险因素,并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订了一系列的风险管理制度,增强护理管理质量。结果:2009年度门诊输液室护理缺陷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降至0.032%(4/12329),患者问卷调查满意率提高至97.6%(1171/1200)。结论:门诊输液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输液;风险;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6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183-02
门诊输液是医院门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工作量巨大、工作的环节较多、患者输液治疗的时间较集中,且患者的病情较复杂、所用药物中新药的种类繁多,这些均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风险[1]。为了进一步降低门诊输液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减少护理缺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门诊输液的护理质量,笔者对我院门诊输液室在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与2009年度输液室输液人次分别为12413人次及12329人次,根据护理部与门诊输液室记录的护理差错及护理缺陷,2008年度共发生18起护理缺陷与护理差错,2009年度共发生4起。常见危险因素包括:用错药物、护士巡视不力、与患者沟通不畅、服务态度较差等,详见表1。
1.2 护理管理措施。
1.2.1 针对上述相关风险因素制订了输液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多项制度,如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规范制度、输液须知与温馨提示、用药告知与签字制度及应急处理预案等[2],对维护护士的自身利益更加有利。
1.2.2 利用晨会等各种机会组织护士学习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转变以往的旧观念,使护士能够更加深入地懂得目前医疗环境下医护人员依法行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结合输液室制定的相关风险制度进行学习,且进行定期考核。
1.2.3改善门诊输液室的工作流程:接诊护士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收到患者的药品后,在治疗单上必须清晰注明药品的生产厂家与批号,将患者的名字写在药瓶上,并与患者当面核对;对输液室实施分区管理并给予相应的警示标志,且将警示标志贴于输液瓶表面,接诊的护士可按患者病情与用药情况给予相应分区并发放座位号,而配液护士应按照接诊护士的具体安排进行配液,并根据分区将不同的警示标志贴在输液瓶上,各区域配有专职护士负责该区域内的治疗[3]。
1.2.4加强护士的技能训练:穿刺成功率的是门诊输液室护士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评价护士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组织护士开展穿刺技术练兵活动,加强技术训练,对高年资且穿刺技术水平较高的护士给予重点培训,并专门负责穿刺工作;对于年青的护士除协助治疗外,也不断加强穿刺技术的培训,为护士梯队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2.5 加强输液室护士的巡视管理:目前输液所用的新药和特殊性药物较多,护士于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使用说明,掌握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反应等,使患者有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配合治疗,如出现不适及时告知护士。输液室设置专职巡视护士,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工作,尤其加强对相对危险区域的巡视,巡视过程中护士应主动观察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
1.2.6 实施风险管理考评制度:为了强化护士的责任心,激励大家重视医疗风险管理,制订了核查堵漏加减分的奖惩制度与标准,并与奖金分配相互挂钩;每月发放患者调查问卷100份,了解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从物质与精神上双重加强护士的风险与责任意识。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009年度门诊输液室护理缺陷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仅为0.032%(4/12329),明显低于2008年度的0.145%(18/12413),两者比较差异统计学差异(P<0.01); 2009年度患者问卷调查表统计结果显示对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6%(1171/1200),明显高于2008年度的93.4%(1121/120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门诊输液室具有输液患者多、患者就诊的时间较集中且流动性较大等特点,因而输液护士的工作节奏较快,护患间相互接触的时间很短以及病人治疗后不利于连续观察等特殊性,从而增加了护理风险[4]。经过对2008~2009年度门诊输液中护理差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用药错误是输液中的极高风险因素,风险系数达到了44.4%。药物用错的主要原因包括医生将药物剂量写错,由于新药较多,护士对用药剂量不熟悉而没仔细阅读说明书,失去了对医嘱监督的作用;再者由于护士责任心不强,导致需做皮试的药物而未做;另外,护士因未能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造成配药剂量或药品名称错误等。2008年度共发生用药错误8例,发生率达44.4%,而2009度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用药错误的发生率降至16.7%,显著低于2008年度。
护患沟通与巡视不足亦是较为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风险系数达38.9%(7/18)。门诊输液室患者治疗时间的集中性较强,护士因忙于机械性的配药、静脉穿刺及换瓶等,与患者沟通的时间很少,且护士巡视不足,不能及时的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增加了护理事故的风险,2009年度加强风险管理后,强调加强护患间的有效沟通,并设立专职护理进行巡视,加强了护患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及相互合作,更能及时发现一些可诱发护理差错的因素,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减少护理差错,2009年度因此导致的护理缺陷由2008年度的7例降至2例,提示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而2009年度患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达97.6%,明显高于2008年度(P<0.05)。
综上所述,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中,虽然用药错误是护理缺陷中的极高风险因素,但通过实施风险管理,从风险因素的源头上抓起,对每个护士的风险意识不断进行强化教育,合理改善门诊输液室的护理工作流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5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