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与胆结石的临床分析与相关研究
为探讨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我科对2008年度1635例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普通人群做了有关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的统计学分析,发现脂肪肝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机会明显高于非脂肪肝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脂肪肝患者866例,其中男496例,女370例,年龄30~63岁,平均45±11.2岁,均为2008年1~12月来我院体检科体检人员。同期在我科进行超声检查的非脂肪肝人数共1635例,其中男879例,女756例,年龄20~73岁,平均46±13.4岁。
2 脂肪肝超声诊断标准
肝实质回声增强,分布不均,近场光点密集,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肝静脉显示不清,门静脉分支回声减弱,严重者肝脏增大。
3 结果
866例脂肪肝人群中,检出胆囊结石89例,发病率为10.28%,769例非脂肪肝人群中,检出胆囊结石45例,发病率为5.8%,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胆囊结石发病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 =13.50,P<0.01)。
4 讨论
B超诊断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简洁方便,确诊率高,目前为首选方法。国内有报道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12.62%,非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 的发病率为9.20%,两组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 [1] 。笔者的观察结果显示,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9.7%,非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5.2%,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与上述报道基本相符。正常情况下,肝摄取血中游离脂肪酸,合成甘油三脂及少量胆固醇和磷脂,甘油三脂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进入血中。脂类摄入过量,超过血液清除能力,或者肥胖、过度饮酒、内分泌失调,导致肝脂质代谢异常,中性脂肪在肝细胞内聚集,形成脂肪肝。脂肪肝患者缺乏胆碱和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在肝内合成减少,胆固醇升高,使胆汁中的胆盐、磷脂、胆固醇三者比例失调,易形成胆结石。由于中性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肝细胞功能受到影响,不能产生足够的胆汁酸,也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因此,脂肪肝患者改变了他们原有胆汁的理化状态,而这种理化状态的改变正是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大样本人群调查发现,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组3750例人群体检中,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9.7%,可见胆囊结石已成为临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
关于胆囊结石与其他疾病的关系研究,国人曾有人尸检中发现肝硬化病人合并胆囊结石比非肝硬化病人要高两倍[2]。孟新等[3]150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发生率为28.7%。资料统计表明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为24.2%,且女性高于男性(P<0.01),非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率则为4.6%,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
肥胖和高脂肪被公认为胆囊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本文24.2%胆结石患者伴高脂血症,从血脂分析看,TG及LDL-C浓度增高,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TC及HDL-C浓度的改变,对胆结石的形成无影响。这与国外Scragy报道一致[4]。
脂肪肝的预后决非险恶,只要没有附加其他因素,几无可能进展为脂肪性肝硬化,因此,对患者而言必须注意合理饮食及运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控制及减轻肥胖,这对于降低脂肪肝的患病率及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都将有所裨益。
由于脂肪肝患者容易并发胆囊结石,所以积极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可以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同时通过对脂肪肝胆囊结石的观察和分析,对胆囊结石的成因的研究将有进一步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 焱,黄朴忠,王小洋,等.超声对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易患率增加的探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4(8):597-598
[2]冯麟增.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征文摘要汇编 ,1987
[3]孟新,邹宏丽.Ⅱ型糖尿病并胆囊结石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1997,17(8):58
[4]Scragy BKR. Br Med J,1984,289(5):521
作者单位:115100 辽宁省大石桥市陆合医院1
153000 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林业局医院2, http://www.100md.com(朱海莹 王少荣)
1 临床资料
本组脂肪肝患者866例,其中男496例,女370例,年龄30~63岁,平均45±11.2岁,均为2008年1~12月来我院体检科体检人员。同期在我科进行超声检查的非脂肪肝人数共1635例,其中男879例,女756例,年龄20~73岁,平均46±13.4岁。
2 脂肪肝超声诊断标准
肝实质回声增强,分布不均,近场光点密集,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肝静脉显示不清,门静脉分支回声减弱,严重者肝脏增大。
3 结果
866例脂肪肝人群中,检出胆囊结石89例,发病率为10.28%,769例非脂肪肝人群中,检出胆囊结石45例,发病率为5.8%,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胆囊结石发病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 =13.50,P<0.01)。
4 讨论
B超诊断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简洁方便,确诊率高,目前为首选方法。国内有报道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12.62%,非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 的发病率为9.20%,两组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 [1] 。笔者的观察结果显示,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9.7%,非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5.2%,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与上述报道基本相符。正常情况下,肝摄取血中游离脂肪酸,合成甘油三脂及少量胆固醇和磷脂,甘油三脂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进入血中。脂类摄入过量,超过血液清除能力,或者肥胖、过度饮酒、内分泌失调,导致肝脂质代谢异常,中性脂肪在肝细胞内聚集,形成脂肪肝。脂肪肝患者缺乏胆碱和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在肝内合成减少,胆固醇升高,使胆汁中的胆盐、磷脂、胆固醇三者比例失调,易形成胆结石。由于中性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肝细胞功能受到影响,不能产生足够的胆汁酸,也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因此,脂肪肝患者改变了他们原有胆汁的理化状态,而这种理化状态的改变正是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大样本人群调查发现,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组3750例人群体检中,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9.7%,可见胆囊结石已成为临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
关于胆囊结石与其他疾病的关系研究,国人曾有人尸检中发现肝硬化病人合并胆囊结石比非肝硬化病人要高两倍[2]。孟新等[3]150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发生率为28.7%。资料统计表明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为24.2%,且女性高于男性(P<0.01),非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率则为4.6%,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
肥胖和高脂肪被公认为胆囊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本文24.2%胆结石患者伴高脂血症,从血脂分析看,TG及LDL-C浓度增高,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TC及HDL-C浓度的改变,对胆结石的形成无影响。这与国外Scragy报道一致[4]。
脂肪肝的预后决非险恶,只要没有附加其他因素,几无可能进展为脂肪性肝硬化,因此,对患者而言必须注意合理饮食及运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控制及减轻肥胖,这对于降低脂肪肝的患病率及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都将有所裨益。
由于脂肪肝患者容易并发胆囊结石,所以积极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可以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同时通过对脂肪肝胆囊结石的观察和分析,对胆囊结石的成因的研究将有进一步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 焱,黄朴忠,王小洋,等.超声对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易患率增加的探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4(8):597-598
[2]冯麟增.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征文摘要汇编 ,1987
[3]孟新,邹宏丽.Ⅱ型糖尿病并胆囊结石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1997,17(8):58
[4]Scragy BKR. Br Med J,1984,289(5):521
作者单位:115100 辽宁省大石桥市陆合医院1
153000 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林业局医院2, http://www.100md.com(朱海莹 王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