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3期
编号:12292314
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途过敏”一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 2011年第3期
     青霉素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临床应用仍相当广泛[1],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应用所发生的过敏休克大多是速发型的,迟发型的一般症状较轻,但本例迟发反应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将威胁生命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张某某女47岁因子宫肌瘤术后第6天,一直用青霉素预防感染,为了提高疗效,增强抗菌效果,于2009年5月21日10:10am做氨苄青霉素皮试为阴性,于10:30Am静脉输注5%葡萄糖氯化钠500ml内加氨苄青霉素5.0,于12N输玩,无不良反应,于当日4PM患者诉双上肢、头、耳后、颜面部瘙痒,当班医护人员未在意,半小时后患者诉全身瘙痒、胸闷、气促、面及四肢麻木,表现为烦躁不安,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脉速122次/分,血压下降70/50mmHg,寒颤.继之高热达39.6℃,立即行氧气吸入4/升同时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5mg,静脉滴注10%葡萄糖250ml内加vitc3.0,七分钟后症状渐渐好转,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经积极抗过敏治疗与护理,病人转危为安,于术后11天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该病例警示我们不要以为首次注射药物不过敏就万事大吉,应随时警惕半路袭来的“杀手”。

    2.2 药物的“中途过敏”现象应引起我们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2.3 对 所有应用易引起过敏性药物治疗的病人,每次注射应严密观察,做好急救准备。

    2.4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对于病人的任何不适都应重视。

    2.5 详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及是否为过敏体质,做到心中有数。

    2.6 应严格杜绝院外 注射易引起过敏性药物。

    参考文献

    [1] 李俊.徐叔云等.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2008.379

    作者单位:442004 十堰市西苑医院, http://www.100md.com(王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