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288312
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后抑郁状态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马玉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后抑郁状态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首次发病脑梗死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把伴抑郁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健康教育组(治疗组)。结果:入院时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指数)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三月后两组HAMD、ADL评分较治疗前的评分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后抑郁状态有改善,且可提高脑梗死伴抑郁状态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梗死;抑郁;健康教育;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65-02

    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且约20%-65%的患者发生抑郁,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行为能力,近年来引起神经精神科医师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1-3],而健康教育可改善脑梗死后抑郁状态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自2006.1月-2008.5月对此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意识清晰,无明显理解障碍且愿意配合检查,未曾服用抗抑郁、安眠、镇静药物。有其它慢性神经疾病病史者、有脑和/或其它部位肿瘤者、有抑郁症病史或其它精神疾病病史者、有抑郁症或其它精神疾病家族史者、近3月曾服用抗抑郁药物者、近1月严重失眠和/或服用安眠镇静类药物者、严重心、肝、肾功能损伤和年龄小于40岁或大于80岁患者均除外。行HAMD评分将伴抑郁脑梗死组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3.4±6.7岁;观察组45例,其中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龄64.1±7.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本相似,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均值差异无显著意义,故可比性强。

    1.2 干预措施:

    1.2.1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根据病情选用抗凝、溶栓降颅压、活血化淤治疗以及护理和肢体功能训练。

    1.2.2 观察组给与健康教育。

    入院时除给与常规治疗及护理外,对治疗组患者及家属系统地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饮食指导、疾病知识指导、出院后指导。在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病人的文化水平、疾病状况、心理因素、社会支持等跟方面因素。在住院期间利用巡查房及时针对不同个性的患者,采用计划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方式。出院时给与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定期检查。出院后,在社区由全科医师定期上门访视,给与肢体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在整个过程中,同时强化家属的健康教育。形式有集中讲解、文字宣传、健康教育处方、家属教育、个别辅导及出院后上门健康指导和社区集中指导。

    1.3 量表评定:临床量表评定由两名医师:(神经内科或康复科或全科,均为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完成,本研究进行前经过2周系统培训,能熟练地掌握HAMD和ADL量表使用方法,并进行量表评分的预试验,一致性良好。采用17项版本HAMD量表对受试者进行测试评分,总分≥8分存在抑郁。巴氏(BI)指数:0~25分为极重度日常生活能力缺陷,26~40分为重度缺陷,51~75分为中度缺陷,76~95分为轻度缺陷,96~100分为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计算机统计包处理所有数据。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月的HAMD和BI评分情况比较见表。治疗组HAMD和BI评分情况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HAMD和BI评分情况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20%-6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脑卒中是老年情感障碍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抑郁障碍会明显影响脑卒中人的康复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对于回归社会及自主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本课题研究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状态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对入院时和干预三月后两组患者行HAMD、BI指数评分,发现入院时两组HAMD、BI指数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三月后两组HAMD、ADL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梗死伴抑郁状态的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恢复期的心理护理[4]暨健康教育要贯穿疾病全程,覆盖家属和患者。首先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患者进行各方面评估,协助患者对疾病的严重性、后果、尊医行为及功能训练建立认知。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告知患者肢体功能训练应早期开始,要把握时机。指导患者怎样自我调节心态,使其尽快摆脱消极情绪,提高主动参与康复的积极性。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使病人得到生活上的照顾、情感上的支持以及经济上的帮助,感受家庭温暖,通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最大程度的获益。

    参考文献

    [1] Berg A, Palomaki H, Lehtihalmes M, et al.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 18-month follow-up [J]. Stroke 2003, Vol.34(1): 138~143

    [2] Vataja R, Ieppavuori A, Pohjasvaara T, et a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0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