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健康》 > 2013年第6期
编号:12573226
中暑分阴阳,疗法大不同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3年第6期
     民谚云:“孕妇过三伏,腹中揣火炉。”不仅仅是孕妇,其他人在三伏天的日子也不好受。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所以每到这个季节,几乎所有人都会受到头晕目眩、心绪烦躁、食欲大减、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的困扰,甚至有可能患上“热伤风”、中暑、痢疾等疾病。因此,在三伏天里,一定要小心防范这几种疾病,尤其是中暑,更需积极预防,因为它不但发病急,致死率也非常高,发起病来,往往让人措手不及。

    三伏天要“隐伏”

    提起宋代词人秦观秦少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等经典名句可说是如雷贯耳了,可大家知道秦观是怎么死的吗?就是死于中暑。据《游宦纪闻》卷十记载:“至藤,伤暑困卧,至八月十二日,启手足于江亭上。”藤指的是今天广西的藤县。伤暑即伤于暑邪,就是说,秦少游是在藤县中暑而亡的。

    另一个中暑而亡的,是有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这位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躲过了荆轲的匕首,躲过了张良的铁锥,躲过了高渐离乐器的袭击,但却没能躲开暑天的侵袭,在寻找长生不老妙方的途中中暑而亡。俗话说:顺天时者健,忤天时者病。秦始皇之所以中暑,便是他执意在“五黄六月热死狗”的三伏天里继续前行所导致的。
, http://www.100md.com
    所以,养生,一定要顺应天时,三伏的“伏”字是什么意思,就是隐伏之意,就是说在太阳大的时候,要将自己隐伏起来,不能逆天而行,不隐伏,就会被夏天的邪气所伤,夏天的邪气是什么,暑气。所以说中暑中暑就是被暑所中,中暑的“中”字,形容暑热侵犯人体,来势凶猛,有如箭头石块猛烈击中人体一样。

    阴暑阳暑大不同

    暑气对人体会造成什么伤害呢?在中医看来,暑气最易损伤人的津液。因为夏天温度比较高,人们的毛孔处于舒张的状态,所以人体津液很容易通过毛孔以汗的形式外泄。

    津液外泄的同时,气也会随着汗液流失。在中医的观念里,气是依附在津液上面的,津液是气的载体,津液蒸发时也会顺便带走一部分气,所以这个也会出现一些耗气的症状,比如乏力、懒言等。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的“壮火食气”,火大了,把气都给吃了。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治疗,便会出现重度中暑而晕倒的情况。当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善,这种中暑的病例并不太多见,倒是另外一种中暑类型——阴暑较为常见。
, http://www.100md.com
    什么是阴?“动而得知为阳暑,静而得之为阴暑”。上面我们提到的烈日下劳作、长途赶路,或在高温下长时间劳作等引起的中暑均为“阳暑”,而“阴暑”则是由于过于避热趋凉引起的。《红楼梦》中有一段写林黛玉中暑的经过,说是到了清虚观之后,因天气炎热,便寻那阴凉所在的地方多待了一会儿,结果就中暑了,所以林黛玉所中的暑就是阴暑。由此可以看出,阴暑其实是暑天受凉得的一种病。

    与冬天相比,其实夏天更容易受凉,所以要预防阴暑的发生,切不能过于贪食寒凉,不可露宿太久,不可通宵达旦地吹电扇,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大汗之后不要立即冲冷水澡等等。

    解阳暑:二豆西瓜皮饮

    由于阳暑是受热后伤津耗气所致,所以治疗措施应以清热、补气为主。说到清热补气,西瓜有不错的清热效果,特别是西瓜皮,不但清热效果好,补气效果同样非常理想。中药里面有个叫“白虎汤”古方,是清热的好方子,而西瓜皮就有“天然白虎汤”的美誉,因此吃西瓜皮不但有预防中暑的功效,就算是轻微中暑时喝了也能见到很好的效果。
, http://www.100md.com
    二豆西瓜皮饮

    食材:赤小豆20克,绿豆30克,西瓜皮60克。

    做法:将西瓜皮洗净,削去外皮,切成丁块。绿豆和赤小豆清洗干净,然后将三种食材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炖煮,煮熟后可代茶饮用,每天2-3次即可。

    这道药膳中的赤小豆,主要作用是去湿的,因为在中医看来,暑必兼湿,清热的同时还必须去湿;绿豆被李时珍盛赞为“菜中佳品”,“济世良谷”,不但是清热的名药,在解毒方面同样身手不凡,据文献记载绿豆具有解酒毒、解药毒、解农药中毒、解食物中毒等方面的功能。做这道药膳时候,注意不要去掉豆皮,因为豆皮的功效比豆肉还强,但绿豆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少吃为好。

    阳暑的急救,则主要以“十滴水”为主,十滴水主要作用就是去暑湿。“十滴水”是酒精溶液,发挥作用快,能够很快将身内暑气和湿气带走,所以又有“急救十滴水”之称。在中暑时服十滴左右,能很快缓解中暑症状。但是孕妇中了阳暑,则需要立即就医,不要随便服用这类药品。
, 百拇医药
    解阴暑:藿香生姜粥

    阴暑的治疗,则主要以辛温解表为主,因为阴暑是寒湿外袭,导致毛孔封闭,阳气在体内郁结化火所致,因此首先应该解除表层的包围,其次再将进入体内的湿寒之气化掉。麻黄、桂枝、生姜都是常见的解表药。所以有很多患者中暑后,只需要用生姜汁加糖灌服,即可缓解,取的就是生姜的解表功效。即使现在医学发达了,大家学一点老祖宗传下来的祛暑方法,也是很有用的。

    【藿香生姜粥】

    食材:藿香15克,生姜15克,粳米150克,白糖15克。

    做法:先将藿香用清水煮25分钟,过滤,留取汁液;生姜洗净,切成薄片;粳米淘洗干净,去泥沙;将藿香、粳米、生姜同放入锅内,加水800毫升,置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左右,加入白糖即成。

    说起藿香大家并不陌生,藿香正气水的主药就是藿香,藿香和十滴水一样,都是平时常见的解暑应急药品。藿香正气水自宋代就被收入我国第一部成药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堪称夏季中暑的良药。但藿香是治疗阴暑的,而十滴水是治疗阳暑的,两者绝不能相互取代。因为藿香除具有祛暑解毒的功效外,发汗功能异常强大,是著名的发汗药,而阳暑就是因流汗过多损耗津液所致,所以误用了藿香正气水,等同于火上浇油。

    这道粥里用藿香的目的,是取其发汗功能;生姜的功能是解表和驱寒。当然,对于体质偏热的人,吃姜太多会上火。所以体质偏热的人不宜食用这道药膳。

    另外,无论是阴暑还是阳暑,按摩都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可每天按揉阴陵泉和百会、印堂等穴。阴陵泉具有健脾利湿作用,坚持按揉此穴,可以保持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正常,还可以把多余的“湿”祛掉。阴陵泉穴位在胫骨内上髁下缘,胫骨内侧缘凹陷处(将大腿弯曲90°膝盖内侧凹陷处)。每次按摩100~160下左右,每日早晚按摩一次,两腿都需按摩,对防治中暑有一定的疗效。此外,百会穴与印堂穴对中暑都有一定的疗效,可多按摩。, 百拇医药(李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