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健康》 > 2013年第9期
编号:13152622
装上支架不等于为心脏上“保险”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3年第9期
     不少“支架人”认为,做了“心脏支架”,就相当于为心脏上了“保险”。其实,装上支架后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目前不少人对“心脏支架”存在认识误区。

    ●误区一:

    装上支架等于一劳永逸

    丁先生今年67岁,患冠心病十多年,3年前因心肌梗塞接受了支架介入治疗。术后最初一年,他还能坚持吃药,后来因为症状都消失了,就放松了服药和复查,最近半年多干脆连阿司匹林都不吃了。半个月前,丁先生得了感冒,但并未在意,没想到却突然出现了胸闷、胸痛等症状,服用速效救心丸也不管用,被送到医院抢救。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丁先生的冠状动脉又出现了堵塞,狭窄度超过80%,只得再次进行支架介入治疗,以挽救生命。

    放入支架后,只是这条血管的堵塞和狭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仍可能发生再狭窄,而且其他血管也可能发生堵塞和狭窄。目前普遍使用的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率要低一些,约在10%以下,但毕竟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手术后必须注意支架的维护,要长期吃抗血小板药,还要控制好血糖、血压,否则还是容易形成血栓。

    ●误区二:

    支架越贵越好

    治病讲究的是个体化治疗,药物洗脱支架比较贵,但它并不适合所有的冠心病患者,比如对于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就不适用,这类病人更适合用裸支架。因为患者在放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必须终身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有可能导致患者脑出血。而裸支架相对比较便宜、安全,手术后只需服用4个星期的抗血小板药物就可以了。

    ●误区三:

    支架介入治疗适合所有冠心病患者

    心脏支架介入治疗并没有年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可以做这一手术。

    支架在减少创伤方面毫无疑问要胜于搭桥手术,风险也较小。但与支架相比,搭桥则可以做到完全血管化,而且在降低再狭窄率方面也略胜一筹,因此更适合多支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等的患者。, 百拇医药(杨昆)